第12章 姚泓生不逢时的佛系皇帝时代浪潮拍碎的悲情末路(4 / 6)
美酒。
使者转达了姚泓的话:“夏王要是缺东西,直说就是,何必动手呢?”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姚泓的深意。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赫连勃勃传达一个信息:他并不想与赫连勃勃生冲突,而是愿意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赫连勃勃听到这番话后,差点笑掉了大牙。
他对姚泓的“以德服人”
策略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姚泓的软弱和无能的表现。
他轻蔑地说道:“这皇帝怕不是个傻子吧?”
赫连勃勃的嘲笑并没有让姚泓改变自己的策略。
相反,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然而,赫连勃勃并没有因为姚泓的善意而收敛自己的行为。
相反,他转头又攻占了后秦的五个城池,这无疑是对姚泓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当姚泓得知这个消息时,他终于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
他气得将手中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茶杯瞬间破碎,茶水四溅。
然而,愤怒过后,姚泓渐渐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与赫连勃勃这样的对手硬碰硬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姚泓满脸愁容地叹息一声,心中暗自思忖:“罢了罢了,冤家宜解不宜结啊。”
虽然内心深处对于赫连勃勃的所作所为依旧愤愤不平,但他还是决定继续坚守自己一贯奉行的“以德服人”
原则,期望终有一日能够用自己的善意去感化那个冤家对头,从而达成和平共处的局面。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更让人忧心的是来自东晋刘裕的猛烈攻势。
当北府兵的战船如排山倒海般出现在黄河之上时,姚泓却浑然不觉,此刻的他正悠然自得地在皇宫里给大臣们讲解《论语》呢。
突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彻宫廷,紧接着便是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和呼喊声。
姚泓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还未等他回过神来,一名侍从便跌跌撞撞地冲进殿内,满脸惊恐地禀报:“陛下,不好了!
东晋刘裕的大军已经杀到黄河边了!”
姚泓闻言,如遭雷击,手中的竹简“啪嗒”
一声掉落在地。
他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着,喃喃自语道:“完了,这下可真是完犊子了!”
回过神来后,他急忙高声喊道:“快!
快给朕调兵遣将!”
然而,此时的后秦军队早已今非昔比。
由于姚泓的父亲晚年昏庸无道,统治失当,后秦的军队在长期的内耗和折腾中已经元气大伤,战斗力更是锐减。
士兵们私下里对这位“佛系”
皇帝怨声载道,纷纷抱怨道:“跟着这样一个毫无作为的皇帝,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军心涣散,士气低落,面对东晋如狼似虎的进攻,后秦的军队根本无力抵挡。
三、国破家亡的血色终章
永和二年八月,刘裕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直逼长安城下。
这座古老而宏伟的城池,此刻在刘裕的强大攻势面前,显得摇摇欲坠。
姚泓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他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再无退路可言。
在他身旁,文武百官们也都面色凝重,一片死寂。
终于,姚泓下定决心,他带着这些曾经的臣子们,神情恍惚地走出城门,去迎接刘裕的大军。
当他捧着象征着皇权的玉玺,缓缓走向刘裕时,他的手却像风中的落叶一般,不停地颤抖着。
姚泓的声音也在颤抖,带着哭腔,他哽咽着对刘裕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