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司马昱被赶鸭子上架的佛系皇帝从备胎到背锅侠(1 / 6)

加入书签

咸安元年,秋意渐浓,会稽王府内,满园菊花争奇斗艳,金黄与洁白交织,如锦缎般绚烂夺目。

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似在低语,又似在轻舞,散出阵阵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庭院中,石凳上,司马昱身着一袭素色长衫,身姿挺拔,气质儒雅。

他手持一只精致的青瓷茶盏,盏中茶汤清澈,倒映着他那深邃而宁静的眼眸。

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宛如一幅古画中的仙人,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

司马昱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一朵朵娇艳的菊花,仿佛在欣赏着大自然的杰作。

然而,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向了远方,穿越时光的长河,回到了那些曾经的岁月。

他,历经七朝风雨,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

如今,五十岁的他,早已看淡了世间的繁华与争斗,心如止水。

在这一方小天地中,他与诗书玄学相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秋风渐起,吹乱了他的丝,却吹不散他心中的那份淡然。

他微微闭上眼睛,聆听着风的声音,感受着秋天的气息,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

突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

还未等司马昱反应过来,桓温的亲信便如同一阵风般踹开院门,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

那亲信手中高举着诏书,满脸傲慢,扯着嗓子大喊:“司马昱!

入宫继位!”

司马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浑身一颤,手中的菊花茶瞬间泼洒而出,浸湿了衣袍。

他面色苍白,哆嗦着嘴唇,声音颤抖地问道:“桓大人莫不是喝多了?这烫手山芋怎么轮到我了?”

来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满是不屑,说道:“王爷,您在皇室排资论辈最适合,这叫‘众望所归’!”

司马昱抬起头,望着天边那几朵飘忽不定的云彩,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默默流泪:“这哪是众望所归,分明是给桓温当替死鬼!”

一、被当备胎三十年的“老王爷”

司马昱的前半生,就如同被命运之神精心编排的一场漫长等待,其过程之漫长、情节之曲折,简直堪称东晋皇室的“最佳备胎”

自晋元帝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建立东晋王朝以来,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在这悠悠岁月中,东晋王朝历经了七朝皇帝的交替更迭,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权力争斗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然而,就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司马昱却宛如一颗定海神针般稳稳地坐在王爷的宝座上,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

他就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的生,却从不轻易涉足其中。

在那个充满权力斗争和欲望纷争的时代,大多数王爷们都为了争夺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而不择手段。

他们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甚至不惜动战争,只为了能在这场残酷的权力游戏中胜出。

然而,司马昱却与这些王爷们截然不同。

司马昱对那些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毫无兴趣。

他的内心世界仿佛与外界的喧嚣和纷争隔绝开来,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探索那些越世俗的真理和智慧。

在会稽王府中,司马昱精心布置了一间雅致的书房。

这间书房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书房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古雅的字画,书架上堆满了各类典籍,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应有尽有。

司马昱热衷于研究玄学,他常常与当时的高僧们谈经论道,探讨人生的真谛。

这些高僧们都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人,他们的教诲和指点让司马昱受益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