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司马邺从长安街头小乞丐到末代悲情天子的魔幻漂流(3 / 5)

加入书签

了,定能骑着汗血宝马,把匈奴人打得屁滚尿流!

"

这句哄小孩的话,竟成了满朝文武最后的精神寄托。

朝堂议事时,司马邺完全是个摆设。

有一次,大臣们就是否迁都汉中展开激烈争论。

一派认为长安已经危如累卵,必须尽快南迁保存实力;另一派则坚持固守长安,等待勤王军队。

双方越吵越凶,甚至有人拔出佩剑对峙。

躲在龙椅后的司马邺被吓得瑟瑟抖,大将军索綝无奈地将他拽出来:"

陛下,您倒是说句话啊!

"

少年抽着鼻子,怯生生地说:"

要不咱们抓阄决定?"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面面相觑,偌大的朝堂陷入了诡异的寂静。

此时的北方,局势愈严峻。

羯族领石勒在河北地区崛起,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

石勒原本是个奴隶,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力,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他与匈奴汉国时而合作,时而对抗,不断扩张地盘。

在石勒的进攻下,西晋在黄河以北的领土几乎全部丧失。

而在江南,琅琊王司马睿在王导、王敦等世家大族的支持下,正在积极筹备建立新的政权,对长安的困境几乎不闻不问。

二、长安城的"

末日求生指南"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的长安,俨然成了一座人间炼狱。

自从匈奴汉国大将刘曜率军围城后,城外的粮食补给线被彻底切断。

据《晋书》记载,当时长安城内米价暴涨,一斗米竟卖到二两黄金,普通百姓根本无力购买。

御膳房的御厨们早已放下菜刀,转而在皇宫里设陷阱抓老鼠。

有个御厨好不容易抓到三只肥大的田鼠,兴奋地向司马邺邀功:"

陛下,这可是红烧、清蒸两相宜的上等食材!

"

少年盯着老鼠抽搐的尾巴,胃里一阵翻涌,却不得不强装镇定:"

朕朕要吃糖醋口味的。

"

城外的刘曜玩起了残酷的心理战。

他每天命士兵推着装满粮食的大车在城下缓缓而行,同时大声吆喝:"

拿公主换十石小米!

拿玉玺换百头牛!

"

城内的百姓饿得两眼绿,真的有人抱着年幼的女儿冲到城门口,却被守城士兵用弓箭强行驱赶。

司马邺趴在城墙上目睹这一切,心中充满了绝望,他转头问身边的太监:"

如果朕把自己绑了送出去,能换多少粮食?"

长安城的"

以物易物"

市场上演着一幕幕荒诞剧。

有人用祖传的玉佩换了半袋麸皮,有人用祖宗牌位换了三个霉的馒头。

一个书生抱着《论语》在街边叫卖:"

圣人之言,换一碗稀粥!

"

结果被饥民一拥而上,将书撕碎塞进嘴里,边嚼边骂:"

什么之乎者也,还不如树皮顶饿!

"

就在长安被困的同时,北方局势生了巨大变化。

匈奴汉国皇帝刘聪病死,其子刘粲继位。

然而,刘粲荒淫无道,很快被外戚靳准动政变杀害。

靳准大肆屠杀刘氏皇族,甚至挖掘刘渊、刘聪的陵墓。

镇守长安的刘曜得知消息后,立即率军东进平叛,并在赤壁(今山西河津西北)称帝,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与此同时,羯族石勒也在襄国(今河北邢台)自称赵王,建立后赵。

前赵和后赵为了争夺北方霸权,展开了激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