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三第2o章 邓艾偷渡与蜀汉覆灭(3 / 8)
仰头望去,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一般,陡峭险峻,寒鸦在云雾间出凄厉的鸣叫,仿佛是对这死亡之地的哀鸣。
邓艾站在队伍前方,他身披铠甲,英姿飒爽。
他率先裹上厚厚的棉被,腰间系紧粗麻绳,然后对着身后的将士们高声喊道:“此番若成,便是奇功;若败,也是壮烈!”
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激励着每一个士兵的士气。
说罢,邓艾深吸一口气,一咬牙,毫不犹豫地顺着近乎垂直的崖壁滚了下去。
他的身影如同流星一般,迅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山谷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有的士兵被凸起的岩石撞得头破血流,棉被被撕裂,他们像断线的风筝一般,直直地坠落下去;有的士兵被树枝勾住,在半空中苦苦挣扎,衣料被荆棘撕成了布条;更有甚者,连人带棉被一起卷入了湍急的山涧,瞬间就被汹涌的水流吞没,没了踪影。
邓艾在滚落的途中,手臂重重地撞上了一块坚硬的岩石,顿时传来一阵剧痛。
他的鲜血染红了雪白的棉被,但他强忍着剧痛,大声呼喊:“稳住重心,护住要害!
这是天赐的冲锋滑道!”
他的呼喊声在山谷中回响,给那些惊恐万分的士兵们带来了一丝希望和勇气。
当这支疲惫不堪、狼狈至极的队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江油关时,他们的样子简直惨不忍睹。
有的人衣衫破烂,有的人满身尘土,有的人甚至还受了伤,鲜血染红了他们的衣衫。
然而,江油关的守将马邈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此时此刻,马邈正悠闲地搂着一名娇艳的歌姬,一同欣赏着精美的蜀锦刺绣。
他对城外的情况一无所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享乐世界中。
突然,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冲进房间,惊恐地报告说:“将军,不好了!
魏军从天而降,已经杀到城下了!”
马邈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魂飞魄散,他慌忙扔下手中的蜀锦,连鞋子都来不及穿,提着一只绣鞋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跑到城头。
站在城头上,马邈惊恐地望着城下那支衣衫褴褛但眼神凶狠的魏军,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们……你们是从地府来的阴兵吗?”
他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颤抖。
还没等蜀军反应过来,那些浑身血污的魏兵已经迅架起云梯,如饿虎扑食一般向江油关起了猛烈的攻击。
喊杀声震耳欲聋,江油关在这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中摇摇欲坠。
邓艾站在城头,俯瞰着下方的战局,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狰狞的笑容。
他心中暗自思忖:“刘禅小儿,你就躲在那温柔乡里吧,看我如何将你从那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揪出来!”
三、诸葛瞻的"
绵竹悲歌"
与父子诀别
绵竹城外,秋风萧瑟,枯黄的落叶如蝴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而后被狂风卷起,在空地上打着旋儿。
诸葛瞻身披父亲遗留下来的战甲,站在城楼上,他的身影在秋风中显得有些孤单和落寞。
他轻轻地抚摸着胸前的八卦护心镜,那冰凉的触感仿佛带着父亲的余温,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儿时父亲教他读兵书的场景。
那时的父亲,羽扇纶巾,谈笑间指点江山,是何等的意气风。
而如今,手中的羽扇早已褪去了当年的光泽,扇骨上裂痕纵横,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然而,诸葛瞻却依然紧紧地攥着它,仿佛这羽扇是他与父亲之间最后的联系。
“父亲,探马来报,邓艾已过涪城,距此不足百里。”
诸葛尚牵着马,快步走到诸葛瞻身边,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忧虑,“敌军势大,且士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