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帝位更迭风云起(1 / 4)
长安的天空被一片阴沉沉的乌云所笼罩,仿佛整个城市都被压抑在这沉重的氛围之中。
那厚重的云层低低地压在人们的心头,让人感到一种无法喘息的重压。
未央宫内,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仿佛连空气都能拧出水来。
汉昭帝刘弗陵的灵柩静静地停放在大殿中央,四周环绕着白色的帷幔。
这些帷幔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飘动,宛如幽灵一般,给整个宫殿增添了几分阴森和凄凉。
灵柩前,烛光摇曳,忽明忽暗的火光映照在前来吊唁的王公大臣们的脸上,使得他们原本肃穆的面容显得更加凝重。
这些大臣们身着素服,低头默哀,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汉昭帝的哀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霍光站在灵柩旁,他的面色冷峻如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忧虑。
作为辅政大臣,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汉昭帝的突然驾崩,不仅让他感到悲痛,更让他意识到权力更迭所带来的危险。
霍光明白,选择新帝一事关系到整个大汉江山的稳定。
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朝堂的动荡,甚至导致国家的分裂。
因此,他必须谨慎行事,权衡各方利益,确保新帝的人选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大将军,新帝人选,您可有了主意?”
丞相杨敞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带着一丝急切和期待。
他微微弓着身子,眼神中透露出对霍光的试探。
霍光缓缓转过头,他的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
大臣们感受到他的目光,纷纷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回答。
霍光沉默片刻,然后沉声道:“如今昭帝无子,这是国家的大不幸。
当务之急,是要从宗室中挑选一位合适的人选来继承大统。
经过深思熟虑,我认为昌邑王刘贺乃是武帝之孙,血统纯正,德才兼备,可堪大任。”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骚动。
有的大臣面露惊讶之色,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意外;有的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似乎在讨论着霍光的选择是否合适。
“大将军,这昌邑王刘贺……”
只见一位年轻的大臣站出来,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然而,在众人的注视下,他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听闻他在封地时行为放纵,喜好游乐,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如此之人,真能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吗?”
话音未落,整个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这位年轻大臣的言论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而坐在龙椅上的霍光,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此刻眼神却瞬间变得锐利起来。
他紧紧地盯着那名大臣,仿佛要透过他的眼睛看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放肆!”
霍光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来,怒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先帝驾崩,新帝未立,时间紧迫,哪有功夫去细细挑选?昌邑王虽有些小毛病,但他毕竟年轻,尚有可塑性。
只要我们这些老臣们悉心教导,日后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霍光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大臣们见状,纷纷低下头去,不敢再言语。
那大臣被霍光的眼神吓得浑身一颤,如遭雷击一般,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
他心中惶恐至极,急忙低下头去,生怕再与霍光的目光交汇,更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其他大臣们目睹这一幕,也都被吓得噤若寒蝉,原本还想争辩几句的,此刻也都纷纷闭上了嘴巴,不敢再提出任何异议。
整个朝堂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