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巫蛊阴云与朝堂惊变(3 / 4)
对巫蛊之术深恶痛绝,下令在后宫展开大规模清查,但凡与巫蛊有关的人,一律严惩。
一时间,后宫人人自危,许多无辜的宫女和妃嫔也受到牵连。
太监和侍卫们在后宫四处搜查,只要现一丝可疑迹象,便将人带走审问,凄厉的哭喊声不时从审讯室传来,让整个后宫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氛围之中。
而朝堂上,刘彻按照卫子夫的建议,给卫青封了个大司马的虚职,虽地位尊崇,但并无实际权力。
卫青得知消息后,心中虽有些失落,但他深知刘彻的用意,并未心生不满,他坦然接受,从此闭门谢客,不再参与朝堂纷争。
他的府邸变得冷冷清清,往日的热闹不再,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马嘶,还能让人想起他曾经的辉煌。
然而,张汤并不满足于此。
他见刘彻对巫蛊之事极为敏感,便又打起了坏主意。
他的府邸中,密室昏暗,烛光摇曳,他坐在桌前,与手下密谋着如何进一步扳倒太子刘据。
他暗中指使手下,在太子刘据的东宫附近埋了一些桐木人偶,然后向刘彻告密。
刘彻得知后,勃然大怒,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立即派人前往东宫搜查。
搜查的队伍如狼似虎般冲进东宫,在各个角落翻找。
果然,在东宫的花园中挖出了桐木人偶。
刘彻气得浑身抖,他指着刘据,声音颤抖地说:“太子,你为何要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刘据吓得跪地,脸色苍白,哭喊道:“父皇,儿臣冤枉啊!
定是有人陷害儿臣,求父皇明察。”
刘据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委屈和无助。
此时,卫子夫也赶到了,她髻凌乱,神色慌张,哭着说:“陛下,据儿向来孝顺,怎会做出这种事?一定是有人蓄意陷害,陛下可不能冤枉了他。”
卫子夫泪流满面,苦苦哀求刘彻。
主父偃也站出来为刘据求情:“陛下,太子仁孝,天下皆知。
此事疑点重重,还望陛下彻查,莫要冤枉了太子。”
主父偃言辞恳切,朝堂上许多大臣也纷纷附和,请求刘彻彻查此事。
刘彻沉思良久,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刘据,心中犹豫起来。
他对刘据一直寄予厚望,刘据从小聪明好学,性格仁厚,实在不愿相信他会行巫蛊之事。
但眼前的证据又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
他长叹一声,说:“此事朕定会彻查,若真是太子所为,朕绝不姑息;若是有人陷害,朕也定要将幕后黑手揪出来。”
随着调查的深入,张汤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
刘彻得知真相后,对张汤的所作所为感到无比愤怒,他拍案而起,怒吼道:“张汤,你身为御史大夫,不思为国尽忠,反而陷害忠良,制造冤案,罪无可恕!
来人,将他打入大牢,听候落。”
张汤入狱后,深知自己罪孽深重,难逃一死,畏罪自杀。
这场朝堂与后宫的风波,暂时告一段落。
但刘彻知道,大汉的危机并未彻底解除。
他的身体越来越差,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太子刘据虽仁厚,但性格略显软弱,难以应对复杂的朝堂局势。
而匈奴虽暂时被压制,但依旧在北方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刘彻望着窗外的天空,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未来的风雨。
他心中满是忧虑,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必须尽快为大汉安排好未来的路。
他开始重新审视朝堂上的大臣,思考着如何为太子培养一支忠诚可靠的班底。
同时,他也在考虑对匈奴的战略,是继续主动出击,还是采取守势,休养生息。
在后宫,卫子夫也在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