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权斗再启与丝路危局(3 / 5)
气氛凝重。
大臣们身着朝服,神色严肃,纷纷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主张立刻增派援兵,与匈奴决一死战,以彰显大汉的威严;有的则认为应先求和,避免战争损耗国力,等国内局势稳定后,再作打算。
“陛下,匈奴此次进犯,来势汹汹,若不给予沉重打击,日后必将更加猖獗。
臣愿领兵出征,与匈奴一战!”
卫青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
卫青,这位出身低微却英勇善战的将领,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屡立战功,逐渐崭露头角。
他身着铠甲,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
这时,周仁却站出来反对:“陛下,如今我大汉内部不稳,不宜再启战端。
不如先与匈奴议和,等国内局势稳定后,再作打算。”
周仁,朝中的老臣,资历深厚,他的话在朝堂上也有一定的分量。
刘彻听后,心中大怒:“周大人,匈奴屡屡进犯,我们若一味求和,只会让他们更加嚣张。
此次若不彻底击败匈奴,边境永无宁日!”
刘彻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威严。
他深知,匈奴的威胁若不彻底解除,大汉的百姓将永无安宁之日,丝绸之路的贸易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景帝看着争吵的大臣们,心中十分纠结。
他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沉思良久。
他深知匈奴的威胁,也明白国内局势的复杂性。
大汉刚刚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朝堂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后宫也尚未稳定。
此时若贸然与匈奴开战,一旦战事不利,后果不堪设想。
但若是一味求和,又恐有损大汉的威严,让匈奴更加肆无忌惮。
最终,景帝决定先派使者前往匈奴,试探他们的态度,同时,命卫青加强防御,做好战斗准备。
而在后宫,刘嫖得知王娡有意立卫子夫为后,顿时暴跳如雷。
她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王娡竟敢无视她的意愿,想要扶持一个出身低微的歌女为后。
她气势汹汹地来到王娡寝宫,质问道:“皇后,你这是什么意思?阿娇与彻儿早有婚约,你却想立那歌女为后,难道忘了当初是谁帮彻儿登上太子之位的吗?”
王娡神色平静,不紧不慢地说道:“长公主息怒。
立后乃国之大事,自然要慎重考虑。
卫子夫温柔贤淑,深得陛下宠爱,且能为陛下分忧,哀家认为她是皇后的合适人选。
至于阿娇,她与彻儿的情谊,哀家也不会忘记,但这皇后之位,实在不能仅凭婚约而定。”
刘嫖听后,更加愤怒:“好你个王娡,竟敢如此忘恩负义!
你以为你这样做,就能稳坐皇后之位吗?”
王娡脸色一沉:“长公主,请注意你的言辞。
哀家一心为大汉,为陛下,从未有过私心。
你若再胡搅蛮缠,休怪哀家不客气!”
两人不欢而散,刘嫖心中恨意难平。
她决定联合旧贵族势力,在朝堂上给王娡和刘彻施压,阻止卫子夫成为皇后。
旧贵族势力,他们在朝中根基深厚,拥有庞大的家族势力和财富,一直以来都对刘彻推行的改革措施心怀不满。
他们与刘嫖一拍即合,准备在朝堂上掀起一场风暴。
此时的边境,卫青正率领着汉军与匈奴展开激烈战斗。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匈奴的骑兵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们骑着高大的骏马,手持长刀,呼啸着冲向汉军阵地。
汉军则列成方阵,用盾牌和长枪组成防御阵线,顽强抵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