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边关烽火与朝堂博弈(2 / 4)
场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让李风意识到,大汉边境的防御仍存在不少漏洞。
战后的战场上,一片狼藉,残肢断臂散落一地,受伤的士兵们出痛苦的呻吟。
李风看着这惨烈的场景,眉头紧锁。
他立刻回到营帐,坐在案前,提起笔,写了一封奏折,向刘恒详细汇报了战况。
他在奏折中,条理清晰地描述了战斗的经过,敌军的战术,以及我军的应对。
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边防的建议,如增设烽火台,让烽火传递更加迅,以便及时预警;增加驻军数量,充实边防力量;改良武器装备,打造更加锋利的刀剑,射程更远的弓箭等。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因为边境战事炸开了锅。
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压抑。
一些保守派大臣趁机跳出来,他们身着华丽的朝服,脸上却带着焦急与不满。
一位白苍苍的老臣,胡须颤抖,痛心疾地说道:“陛下,都是这新政闹的!
如今边境不稳,百姓不安,依老臣看,还是赶紧废除新政,恢复旧制吧!”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苍老与急切,在朝堂上回荡。
刘恒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思索。
他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五味杂陈。
还未等他开口,苏琳便站了出来。
苏琳身着丞相朝服,气质端庄,眼神坚定。
她环顾四周,声音清脆而有力:“诸位大人,莫要本末倒置!
边境有战事,是因为北方游牧部落觊觎我大汉已久,与新政何干?相反,新政推行以来,我们的国力逐渐增强,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
若不是李将军平日里操练有方,士兵们哪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
她的话语有理有据,如同一把利刃,直指保守派大臣们的荒谬言论。
李风的奏折此时也送到了朝堂上。
刘恒展开奏折,仔细阅读,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看完后,他心中有了主意。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威严:“苏丞相所言极是!
此次边境之战,李将军奋勇杀敌,保我大汉边境安宁,这正是新政成效的体现。
李将军在奏折中提出加强边防的建议,朕觉得十分可行,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保守派大臣们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公然反驳。
这时,一位名叫陈大人的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加强边防固然重要,但如此一来,国库开支必然大增。
如今百姓赋税已经不轻,再增加开支,恐怕百姓难以承受啊。”
他的脸上带着忧虑,语气诚恳。
苏琳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陈大人不必担忧。
新政推行后,商业繁荣,我们可以从商业税收中抽取一部分用于边防建设。
同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展农业,这样既能增加粮食产量,又能减轻百姓赋税压力。”
她的回答条理清晰,让陈大人一时无言以对。
刘恒点头赞同:“苏丞相考虑周全,就按此办理。
另外,对于此次在边境立功的将士,要论功行赏,激励他们保家卫国的士气。”
朝堂上的争论暂时平息,但苏琳知道,保守派大臣们不会就此罢休,他们肯定还会寻找机会再次难。
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辅佐刘恒应对各种挑战。
而在后宫,窦皇后也在为边境战事忧心忡忡。
她身着华丽的凤袍,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担忧。
她深知,边境安稳对大汉的重要性。
这天,她把阿依古丽叫到身边,说道:“古丽啊,边境战事吃紧,本宫想为将士们做些棉衣,你可有什么好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