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出使风云与朝堂新扰(2 / 4)
在朝堂上给她找点麻烦,让她自顾不暇,无法全力应对匈奴之事。”
赵福听了幕僚的话,眼睛微微一转,似乎觉得有些道理,便追问道:“哦?你有何主意?说来听听。”
幕僚见状,心中暗喜,连忙凑近赵福,压低声音说道:“大人,您可以联合一些对苏琳不满的大臣,共同弹劾她在之前的政务处理中有偏袒之举。
如此一来,陛下必定会对她产生怀疑,而她为了自保,必然会分心去应对这些弹劾,自然就无暇顾及匈奴之事了。”
赵福听后,脸上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嗯,此计甚妙。
你这就去联络那些大臣,务必要把这件事办妥。”
几日后,早朝之上。
赵福站出来,一脸严肃:“陛下,臣有本启奏。
苏丞相在之前处理南方水利工程的拨款一事上,有偏袒当地官员之嫌,致使工程进度缓慢,百姓怨言颇多。”
苏琳听后,心中一惊,随即镇定下来:“赵大人,话可不能乱说。
南方水利工程乃是按朝廷规矩拨款,进度缓慢是因当地突洪水,冲毁了部分工程设施,与我何干?”
赵福冷哼一声:“苏丞相,你这是狡辩。
诸多百姓联名上书,指责你处事不公,这可是铁证如山。”
刘弘脸色一沉:“赵福,苏丞相的为人朕清楚。
此事若没有确凿证据,你莫要随意弹劾大臣。”
赵福却不依不饶:“陛下,百姓联名上书,这还不算证据吗?苏丞相权势滔天,若不加以制衡,恐会危及朝堂。”
朝堂之上,原本安静肃穆的氛围被赵福的一番话彻底打破,众人交头接耳,议论声此起彼伏。
“赵福,你这是血口喷人!
苏丞相这些年来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诋毁的!”
王猛怒不可遏,他拍案而起,义正言辞地驳斥道。
赵福却不为所动,他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继续蛊惑道:“王将军,你可不要被苏琳的表象所迷惑啊。
如今匈奴又蠢蠢欲动,边境形势危急,而她作为丞相,却不能专心应对,这难道不是失职吗?”
刘弘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心中一阵烦闷。
他眉头紧皱,高声喊道:“都给朕闭嘴!
此事朕自会派人去调查清楚。
苏丞相,你暂且放下其他事务,专心处理匈奴之事;赵福,若你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休要再提此事!”
随着刘弘的一声令下,朝堂上的喧闹声渐渐平息下来,但众人的心情却并未因此而平复。
苏琳面色凝重地走出朝堂,回到丞相府后,她的心中依然忧虑重重。
她心里很清楚,这一切都是赵福等人的阴谋诡计。
然而,如今李风不在身边,朝堂上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她必须要想办法尽快找到应对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风率领的使者团已经成功抵达了匈奴的边界地带。
这一消息迅传遍了匈奴的各个小部落,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其中一个小部落的领得知大汉使者即将到来,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
他忧心忡忡地对身边的手下说:“这大汉使者来者不善呐,咱们该咋办?”
那个匈奴小兵同样显得有些慌张,他急忙回答道:“领,要不我们先躲起来吧?万一他们对我们不利怎么办?”
然而,这位领却皱起了眉头,他显然对这种怯懦的想法并不满意。
他沉声道:“怕什么!
咱们先看看他们怎么说。
如果他们胆敢威胁咱们,那咱们就跟他们拼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