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皇登基风云起朝堂内外再掀波澜(2 / 6)

加入书签

如何?”

刘恭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落在曹参身上,那眼神虽然依旧明亮,但其中已透露出明显的疲惫与虚弱。

他吃力地张开口,用极其虚弱的声音说道:“曹丞相啊……朕恐怕已是大限将至,时日无多了……”

说到此处,刘恭顿了一顿,似乎是在积攒力量,接着又继续说道:“朕膝下无子,这大汉江山的传承乃是重中之重。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朕决定将皇位传于皇弟刘弘。

朕深知此事责任重大,故特意召你来此,就是希望你能够全心全意地辅佐新君,保住我大汉的江山社稷,使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呐!”

曹参闻听此言,心中猛地一颤,仿佛一道惊雷划过脑海。

他不敢有丝毫迟疑,双膝跪地,额头紧贴地面,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陛下请放心!

微臣就算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定会全力以赴辅佐新皇治理天下,绝不辜负陛下对微臣的殷切期望和重重嘱托!”

刘恭缓缓地点了点头,他那略显疲惫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

“有爱卿这番话,朕便可安心离去了……”

他的声音轻得如同风中残烛,但其中蕴含的信任却如千斤重担一般压在了曹参的心头。

短短数日之后,噩耗传来——刘恭驾崩归天。

这个消息犹如一阵狂风骤雨,瞬间席卷了整个长安城。

大街小巷里,人们纷纷掩面哭泣,悲痛之情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而巍峨壮丽的皇宫内,更是笼罩在一层厚厚的阴霾之下。

不久之后,新皇刘弘的登基大典在宏伟壮观的未央宫中盛大举行。

鼓乐齐鸣,彩旗飘扬,庄严肃穆的气氛令人心生敬畏。

曹参身着华丽朝服,作为备受瞩目的顾命大臣,稳稳地站立在朝堂之上。

他目光炯炯,神情庄重,静静地见证着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庄严时刻。

刘弘虽然年纪尚轻,但此刻他端坐在龙椅之上,却是英气逼人。

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坚定不移的决心,仿佛要将整个天下都纳入自己的胸怀之中。

登基大典圆满结束后,刘弘特意单独召见了曹参。

在御书房内,君臣二人相对而坐。

刘弘面带微笑,语气谦和地开口说道:“曹丞相啊,朕如今刚刚登上皇位,对于这朝堂上下的众多事务尚不熟悉。

往后还望丞相您能够不吝赐教,多多给予朕指导和帮助。”

言语之间,尽显对曹参的尊重之意。

曹参赶忙起身拱手行礼,恭敬地回应道:“陛下实在是太过客气了。

以陛下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必定能够带领我大汉走向繁荣昌盛的太平盛世。

微臣愿效犬马之劳,哪怕倾尽毕生之力,也要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随着新皇的登基,朝堂之上的格局犹如平静湖面被投入一颗巨石般,悄然间掀起层层涟漪并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那些原本如同冬眠之蛇般蛰伏于暗处的各方势力,此刻嗅到了权力重新分配的气息,纷纷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他们宛如饥饿的狼群,虎视眈眈地盯着眼前这块诱人的肥肉,企图在新皇跟前一展身手、崭露头角,并借此机会谋取更大的私利。

在这群躁动不安的势力当中,尤以御史大夫马忠所率领的那一派最为活跃和显眼。

这位马忠向来野心勃勃,眼瞅着新皇初立,他觉得时机已然成熟,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将矛头对准了位高权重的曹参,妄图撼动其在朝堂中的稳固地位。

就在某日清晨的早朝上,当群臣毕恭毕敬地站立两旁时,只见马忠突然跨步而出,昂挺胸地立于殿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