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章 新朝余波与情长义重(2 / 7)
突状况,确保万无一失。”
刘恭微微颔,表示认同地轻点了一下头,缓声道:“朕亦是如此认为。
那么,曹丞相啊,以您之见,派遣何人前去担当此重任较为适宜呢?”
尚未等到曹参回应,立于一侧的大臣李福便按捺不住性子,急不可耐地抢先一步插话道:“启奏陛下,微臣斗胆举荐自家侄儿李轩。
此子年纪虽轻,然却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其能说会道之本领更是出类拔萃,相信定能够不辱使命,顺利达成此番出使任务。”
曹参听闻此言后,不着痕迹地瞥了李福一眼,心下不禁生出些许疑虑来。
要知道,这李福平素里就喜好拉帮结派,广结朋党,其所荐之人,恐怕未必值得信赖。
正当曹参欲张口表意见之际,另一位大臣周平竟挺身而出,毫不留情地表示反对:“陛下明鉴,那李轩虽说确有几分口才,但终究太过年轻稚嫩,严重欠缺处世经验。
此次出使南越国之事至关重要,万不可视同儿戏般轻率对待。
依微臣愚见,还是应当选派那些阅历丰富、行事稳重之人前往方为上策。”
李福闻得此言,面色瞬间阴沉下来,双眼圆睁,恶狠狠地瞪视着周平,怒声呵斥道:“周大人,您这番话究竟是何意?莫非是瞧不起我的侄子不成?又或者说,您是眼红我李氏家族人才济济、英才辈出吗?”
周平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气,但仍强压着情绪,毫不退缩地回应道:“李大人啊,您莫要忘了,这堂堂朝堂之上,乃是天下之公堂,并非您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可以随心所欲行事!
无论何事,皆须遵循公理道义,我们身为臣子,理应为陛下排忧解难,为我大汉江山社稷深谋远虑,岂能仅凭个人私情,任人唯亲?如此行径,岂不令天下人耻笑!”
李大人自然也不肯示弱,当即反驳道:“周大人此言差矣!
我所举之人皆是德才兼备之士,何来任人唯亲之说?难道就凭你空口白话,便能随意诋毁他人吗?”
就这样,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吵闹之声不绝于耳。
坐在龙椅上的刘恭眼见两人争吵不休,原本紧皱的眉头愈加深,满脸都是不耐烦之色,终于忍不住怒喝道:“够了!
都给朕住嘴!
朕尚未做出决断,你们在此这般争执吵闹成何体统!”
一时间,朝堂之上鸦雀无声,众人皆噤若寒蝉。
稍作停顿后,刘恭转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曹丞相,语气略微缓和地问道:“曹丞相,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曹参略作思索,然后拱手施礼,缓缓开口道:“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此次出使南越国,责任重大,所选之人不但需要具备能言善辩之才,更需对南越国之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其国内政治局势有深入的了解。
据微臣所知,王渊此人曾在南方为官多年,对于南越国的种种情形可谓了如指掌,由他担当此重任,想必能够不负圣望,圆满完成使命。”
刘恭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言道:“嗯,曹丞相所言甚是有理。
既如此,那便派遣王渊前往吧。
曹丞相,你着手安排相关事宜,务必要确保王渊做好万全准备,切不可出现任何差错。”
曹参领命之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出使准备工作之中。
只见他风风火火地穿梭于各个房间之间,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手下众人。
与此同时,他还亲自前往王渊的住处,与他当面详谈此次出使的重要任务以及需要特别留意的各种细节。
王渊聆听着曹参的嘱托,表情严肃而专注。
待曹参讲完,他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