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迷雾破散情劫终章与新朝曙光(4 / 5)
知此番改革之路荆棘密布、困难重重。
然而,如果因畏惧艰难险阻便裹足不前,不敢有所作为,那么我大汉又将何去何从呢?百姓们又怎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呢?难道我们真要一味地墨守成规,眼睁睁地看着大汉这艘巨轮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渐衰败沉沦下去吗?”
此时,曹参挺身而出,朗声道:“各位大人,陛下之决策乃是高瞻远瞩,一心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的长远展考量。
吾等身为臣子,理当忠君爱国,岂能因些许困难就心生怯意,望而却步呢?只要吾等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定能克服万难,使得此次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一时间,朝堂之上众臣各抒己见,展开了一场激烈无比的唇枪舌战。
双方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然而,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辩论与深入探讨之后,大部分大臣最终还是被刘恭和曹参二人的坚定决心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改革的提议。
于是乎,曹参与刘恭立即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改革方案的制订工作当中。
他们广纳贤言,集思广益,从官吏制度的革新、赋税政策的调整、军事力量的强化等诸多关键领域入手,精心谋划,细致布局,旨在通过一系列全面且深入的变革举措,推动大汉王朝实现国富民强,重振昔日雄风。
在轰轰烈烈的改革进程之中,曹参始终没有淡忘那封神秘莫测的匿名信之事。
为此,他特意派遣出数名自己最为信任的心腹下属,犹如离弦之箭般四散开来,不辞辛劳地穿梭于大街小巷、市井之间,不放过任何一丝一毫可能存在的蛛丝马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某个看似平常无奇的日子里,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这些心腹们竟有了惊人的现——原来那隐藏在幕后操纵一切的黑手,竟是一名早已被革除官职的前官员。
想当初,这名官员因贪污受贿等劣行东窗事,遭到曹参毫不留情的弹劾与惩治,最终落得个丢官罢职的下场。
从此,他便对曹参心怀怨恨,久久不能释怀。
为了一雪前耻、报此一箭之仇,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谋划之后,这官员心生毒计,妄图通过撰写匿名信这种卑劣手段来诬陷曹参和婉娘,进而制造混乱,扰乱朝堂秩序,以达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曹参洞悉这背后的真相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
他当机立断,下令将此人迅捉拿归案,并亲自押解至朝堂之上。
“启奏陛下,正是眼前此人炮制了那封匿名信,妄图污蔑微臣以及婉娘,用心险恶至极啊!”
曹参面色凝重,伸手指向那名瑟瑟抖的官员,义正辞严地说道。
刘恭坐在龙椅之上,听闻此言,两道目光如闪电般直射向那名官员,眼中满是愤怒之意:“好个胆大包天的狂徒!
居然敢做出如此无法无天、肆意妄为之事,搅乱我朝纲法纪。
来人呐!
将此贼子打入死囚大牢,务必严加审讯,从重惩处,绝不姑息!”
只见那官员面色惨白如纸,浑身颤抖不已,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一般,直直地瘫倒在了冰冷坚硬的地面之上。
他涕泪横流,口中不断出惊恐万分的求饶之声:“大人饶命啊!
小人知道错了!
求您高抬贵手放过小的吧!”
然而,面对此情此景,刘恭却面沉似水,毫无动容之色。
经过一番周折与调查,这件扑朔迷离之事最终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于天下。
而一直备受冤屈的婉娘,其清白之名也得以昭雪,重获众人的信任与尊重。
伴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且愈深入,昔日的大汉王朝正悄然生着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朝堂之上,官吏们一改往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