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和平假象下的暗潮涌动(3 / 4)
来以百姓为重,割地赔款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不如你先在城中住下,我们商议好了再答复你。”
张良的话语既委婉又坚定,既给了使者台阶下,又表明了刘邦不会轻易答应项羽的条件。
使者犹豫了一下,只好点头:“好吧,那就给你们三天时间,希望你们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使者无奈之下,只能同意给刘邦三天时间考虑,他心里也清楚,这场谈判不会轻易结束。
等使者离开后,樊哙气得直跺脚:“大哥,这明摆着是项羽的阴谋,咱们怎么能答应他!
项羽就是想通过这些苛刻的条件,把我们逼入绝境,我们绝对不能上当。”
樊哙心急如焚,他担心刘邦会因为一时的犹豫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刘邦揉了揉太阳穴:“我当然不会答应。
只是项羽突然来这一出,肯定有他的目的。
我们得尽快弄清楚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的举动背后必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尽快摸清他的底细,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刘邦深知项羽的心思深沉,这次谈判绝非简单的和解,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张良沉思片刻,说:“主公,我觉得项羽很可能是后方的叛乱让他焦头烂额,所以想通过谈判稳住我们,好腾出手去处理内部问题。
项羽一向刚愎自用,他的统治方式可能引起了一些部下的不满,导致后方出现叛乱。
他现在急于解决内部问题,所以才想通过谈判来稳住我们。”
张良凭借着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分析出了项羽可能的处境。
刘邦眼睛一亮:“你这么一说,倒也有道理。
那我们就将计就计,这三天时间,多派些探子去打探项羽的情况,同时,也做好战斗准备,以防他突然翻脸。
一方面要了解他的真实意图和处境,另一方面要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不能有丝毫懈怠。”
刘邦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既要获取情报,又要加强防御。
接下来的三天,刘邦一边派人好酒好菜招待使者,让使者误以为他们在认真考虑项羽的条件,一边紧锣密鼓地安排探子行动。
他自己则和张良、韩信等人日夜商讨对策,营帐里的灯火彻夜未熄。
刘邦和他的谋士们仔细分析着每一种可能的情况,制定出了详细的应对计划。
终于,探子们陆续带回了消息。
原来,项羽后方的叛乱比想象中还要严重,好几员大将都对他心怀不满,暗中集结兵力。
而且,他的粮草储备也出现了问题,军队士气低落。
这些消息让刘邦心中暗自欣喜:“看来项羽这次是真的遇到麻烦了。”
但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和使者周旋。
到了第三天,使者再次来到营帐,一脸傲慢地问:“刘将军,考虑得怎么样了?是准备臣服,还是要和项王兵戎相见?”
使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威胁,他急于得到刘邦的答复,好回去向项羽复命。
刘邦笑着说:“使者大人,实不相瞒,我和手下们商议了许久,都觉得项王的条件实在难以接受。
我们都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战,陈仓城是百姓的根基,我们不能轻易割让。
百姓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我们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家园,不能因为项羽的威胁就轻易放弃。”
刘邦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不会为了一时的和平而牺牲百姓的利益。
使者脸色一沉:“这么说,你们是要拒绝项王了?那可别怪项王不客气!”
使者没想到刘邦会如此坚决地拒绝项羽的条件,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刘邦站起身来,神色坚定:“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