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筹码(黑化强十倍)(2 / 3)

加入书签

bsp;  一见他回来,众人立马上前七嘴八舌的搭话。

    “总裁,宫里来旨意了,资政殿学士!”

    “是啊,长安兄,这回是正经的三门圣旨!”

    钱韦明得意洋洋的举着圣旨,好像他是来封官的大臣一样。

    “李大学士,从今往后,兄弟们可就仰仗你了!”

    他人都没在,这圣旨怎么接的?外面不好说话,回到书房,赶紧跟钱韦明计较。

    “哦,司马康亲自来的,说是表彰你建言献策,特意选为资政殿学士以示尊崇。还说以后,每旬为官家写一篇时政策论,咱们这回可是成了,首刊都没发,司马相公便给拿了好处。”

    看钱韦明兴奋地样儿,李长安也不好打击,这好处吃进去容易,消化难啊。

    “对了,还有一封王元泽给你的回信,放镇纸下面了!”

    小相公回信了?

    打开一看,先是昨天的题目,答案写的一塌糊涂,毫无博弈论的精髓。

    什么狗屁天才,大宋第六人,不过如此。

    愣把囚徒困境想成了财政分饼,财政那都算二次分配了,分的是饼渣,有什么好聊的。

    信笺的末行,写着“骤闻三司一案,言京中有富户张氏,扰乱新法,骗取青苗贷,实在可恨。”

    李长安咬咬牙,眼睛盯着一处地方好半天没动静。

    想够了,提笔写字:“如高祖事,若受赏,当分某一杯残酒!”

    写完了,把题目的正确答案附上,叫了递信的,再次送到相府。

    人做初一,我做十五。

    没道理挨打了不还手,捏箍别人软肋,这可是王雱先坏的规矩。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各凭本事。

    想到此处,又修书一封。

    这次,让广孝亲自去,大张旗鼓的送到吕惠卿府上。

    王雱做事随他爹,大方向没问题,不抠细节,偶像都是同一个人,成都府的诸葛亮。

    做邸报这件事儿,规划了两三天,已经把版面定完了。

    反正目的简单,就是宣传他爹和他爹的新法。

    头版永远是相公在忙碌,报道王安石宰相的工作成果和工作进展,表现出王大圣人为国为民的光辉形象。

    次版做条例解释,吕惠卿做三司条例司使,写了几百篇各种条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