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仿佛碾碎的是无尽的怨气和无奈(3 / 6)

加入书签

他停下来,起身给自己泡了杯浓得苦的铁观音,茶叶在滚水中剧烈翻腾,像他此刻的心绪。

他没有回到座位上,而是端着滚烫的茶杯,走到了巨大的落地窗前。

他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雨景。

雨水汇成细流,顺着玻璃滑下,将窗外的世界扭曲成一片模糊的光影。

楼下的街道上,车辆亮着车灯,匆匆驶过,溅起一片片水花,却听不到任何声音。

这让他产生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错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这个棘手的案子。

他抿了一口浓茶,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瞬间驱散了些许疲惫,也让他的头脑愈清醒。

接下来的几天,郑建国恢复了表面上的平静。

他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一边高效地处理着手头积压的日常工作。

签文件、参加例会、接待来访……他的言谈举止无可挑剔,脸上甚至带着惯常的温和微笑,让任何人都看不出他内心正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推演。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一种伪装。

他的精神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应付着眼前的琐碎,另一半则沉浸在李家村那张错综复杂的大网里。

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零碎时间。

等电脑开机的三十秒,他会迅拿出那张已经被他摸得边角起毛的名单;去饮水机接水的路上,他脑子里会回放田埂上老汉的某句话;甚至在冗长乏味的会议上,他表面上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会议要点,实际上笔尖却在无意识地勾勒着李家村的地图轮廓。

他把那些他圈出来的、有重大疑问的姓名和信息,单独誊抄在一张折叠起来的a4纸上。

这张纸成了他的“秘密手稿”

,被他珍藏在衬衫内侧的口袋里,紧贴着胸口,仿佛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名单上不仅有名字,旁边还有他用各种符号做的标记:一个红色的星号代表“村民重点提及”

,一个问号代表“身份存疑”

,一个“l”

的缩写则代表“与李卫东有直接或间接亲属关系”

下班后,同事们三三两两地离开,办公室逐渐安静下来,这才是属于他真正的“工作时间”

他会把那张纸摊在台灯下,反复地看,目光像探照灯一样,一遍遍地扫过那些名字。

“李老四(已故)”

、“王建军(已故)”

、“李栓住(外地务工)”

、“陈玉芬(精神障碍)”

……

这些名字,每一个背后都代表着一笔被侵吞的款项。

但起初,它们在他眼里只是一些孤立的点,毫无关联,让他感到无比挫败。

他试图从中找出某种规律,却始终像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不真切。

直到周三的晚上,他在核对这些补偿款的放日期时,一个细节像电火花一样,瞬间点亮了他脑中的迷雾。

他现,这些问题补偿款的放时间,并非贯穿整个项目周期,而是惊人地集中在去年的十月七号到九号,短短三天之内!

这太不正常了!

正常的补偿放流程应该是分批次、分阶段的。

如此密集的“突击”

放,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快完成的秘密行动,目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将钱款转移,不给外界留下反应和审查的机会。

这个现让他心脏猛地一跳。

他立刻从档案柜里找出了一份李家村的土地规划图,铺在桌上。

他拿起一支红笔,根据补偿名单上标注的土地编号,将那几个“问题户主”

所对应的地块,在地图上一一圈了出来。

第一个,在村西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