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总算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2 / 6)

加入书签

个个陌生的名字,脑海里却浮现出老张他们那一张张生动的脸。

可翻到后面,当看到一个名为“李家村”

上报的名单时,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是一种长期跟文字和表格打交道后形成的、近乎直觉的警惕。

一个叫“王建军”

的名字,在第三页出现了一次,关联的是一处宅基地补偿。

可到了第七页,另一个“王建军”

又出现了,这次关联的却是一片果园的青苗补偿。

两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后四位不同,但住址却登记在同一个门牌号下。

这或许是重名,在农村很常见。

郑建国心里想着,用笔在旁边轻轻画了个问号,继续往下看。

然而,几分钟后,“张秀英”

这个名字的出现,让他心中的警铃彻底响了起来。

同样的情况,两个“张秀英”

,身份证号不同,却都指向了李家村同一条巷子里的相邻院落。

巧合一次是偶然,接二连三地出现,就必然有问题。

那份刚刚获得的、热腾腾的成就感,像是被这几个冰冷的、可疑的名字浇上了一盆冷水。

他刚才还在为规则的公正而欣慰,转眼间,就看到了规则可能被蛀蚀的蚁穴。

一股莫名的烦躁和怒火,从心底缓缓升起。

他想起了下午那个因为摇到一楼而满脸失望的汉子李卫国,他认命地接受了规则;想起了那个拿到好房子就泣不成声的寡妇张桂芬,她对规则充满了感激。

而现在,这份名单上,可能就藏着一些企图利用规则漏洞,去窃取本该属于更多“李卫国”

和“张桂芬”

们的利益的硕鼠!

他把那份名单重重地合上,出“啪”

的一声闷响。

他可以把这几个疑点标注出来,退回给村里,让他们重新核实。

这是最合规、也最省力的做法。

但他深知,这种“退回”

,大概率只会换来一份天衣无缝的假材料。

对方既然敢报上来,就一定做好了应对盘查的准备。

不行。

郑建国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老张他们那质朴的、弯下的腰身,再一次浮现在他眼前。

他刚刚才守护了一次公平,不能转头就对另一种不公视而不见。

这种事,一旦开了头,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

他没有声张,甚至没有跟任何人提起。

他将那份名单放回原处,装作一切正常地收拾东西下班。

但走出办公楼时,他没有回家,而是拐向了单位的档案室。

档案室在行政楼的地下层,阴冷而安静,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灰尘混合的独特气味。

他打开灯,那排冰冷的铁皮文件柜在惨白的灯光下像一列列沉默的士兵。

他根据名单上的信息,找到了存放李家村户籍和土地档案的柜子,拉开那沉重的、出“吱嘎”

抗议声的抽屉。

他将厚厚的卷宗抱回自己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重新锁好门。

夜已经深了,窗外城市的喧嚣渐渐沉寂,只有零星的车灯划破黑暗。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翻动纸页的“沙沙”

声和笔尖在笔记本上记录的轻响。

他利用下班后的时间,一份一份地核对。

那几天,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很晚。

白日里,他依旧是那个温和有礼的郑科长,处理着日常的琐碎公务,与同事讨论着社区文化中心的选址,一切看起来波澜不惊。

但当夕阳西下,办公室的人潮退去,只剩下保洁阿姨拖地时出的“沙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