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有理都变成没理了(4 / 6)
日新月异,光鲜亮丽。
可在这光鲜背后,藏着多少像“宏远”
这样,为了抢工期、拿项目而不择手段的商人?
为了赶那个“国庆献礼工程”
的进度,什么大话都敢往外说。
“一户一个车位”
,那可是几十万的价值!
“补偿款再加一万八”
,对普通工人家庭来说,那是一两年的活命钱!
这些承诺,从那个油嘴滑舌的刘经理嘴里说出来的时候,一定像抹了蜜一样甜。
可一旦拆迁协议签了字,推土机开了进来,这些口头的蜜糖,就瞬间变成了穿肠的砒霜。
现在,他们拍拍屁股,把楼盖起来了,钱也赚到手了。
可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却要他们市局来面对,要政府来收拾!
矛盾激化了,工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去找那个虚无缥缈的公司,而是来堵政府的大门。
在他们朴素的认知里,这片土地是国家的,是政府把地给了开商,那出了问题,政府就得负责。
这种被当成“挡箭牌”
和“消防员”
的感觉,让郑建国感到一阵窝火。
他手里的钢笔,因为过度用力,指节都捏得白。
但他更明白,光在这里生闷气,一点用都没有。
就像一个医生,对着病人的x光片脾气,是治不好病的。
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强迫自己把那股翻涌的怒火压下去。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冷静的头脑和周密的计划才行。
他必须想办法推动这件事,一步一步地解决它。
时钟的指针,“滴答、滴答”
地滑向下午。
窗外的阳光不再那么刺眼,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办公室里投下几道斑驳的光影。
下午,他推掉了两个不紧要的会议,开始专心整理上午记录下来的情况。
上午的场面太过混乱,他的记录潦草而零散,只有他自己能看懂。
他重新拿出一张干净的a4纸,将那个写着计划的笔记本放在一边,开始进行细致的梳理。
他把上午从工人那听来的各种诉求、抱怨和事实细节,像淘金一样,一点点筛选、剥离、归类。
他把工人们提到的核心问题点,还有开商之前可能承诺过的内容,都一条一条地清晰罗列了出来。
这些字写得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有些因为写得太快,笔画都连在了一起,像一团解不开的墨线,谈不上半点好看。
只有他自己才能从那些潦草的符号和缩写中,辨认出“刘-口-1891”
、“王嫂-车位-地下”
这样零碎的信息。
纸张的边角因为被他紧张地反复捻动,已经微微有些卷曲毛。
这几页纸,就像是上午那场风暴的忠实记录者,每一个潦草的字迹背后,都透着当时的紧迫与混乱。
将原始笔记与整理后的要点清单核对无误后,郑建国站起身,走到办公室角落里那个半人高的铁皮文件柜前。
柜子有些年头了,拉开抽屉时,出“嘎吱——”
一声刺耳的呻吟。
一股陈旧纸张特有的、混合着墨香与尘埃的味道扑面而来。
他从一排排厚厚的牛皮纸档案袋中,准确地找到了那个标注着“城南棚户区改造项目-宏远集团”
的文件夹。
他把文件夹拿到办公桌上,从里面抽出一叠厚厚的、带着红头的文件。
这正是关于此次拆迁项目的相关政策文件。
他没有一目十行地掠过,而是戴上老花镜,用手指逐行逐句地仔细校对。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的镜片上反射出专注的光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