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有理都变成没理了(1 / 6)

加入书签

他虽然讲得不是很生动,甚至有些枯燥,像个照本宣科的老师,但他的条理异常清晰,态度更是无比诚恳。

他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将那些冰冷、复杂的法规条文,一点点地拆解开,揉碎了,再喂到他们嘴里。

他指着另一条:“还有这个,关于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条例附件二里有明确的计算公式。

每人每月多少钱,是根据本市上一年度的平均租房价格来的,不是谁拍脑袋定的。”

他又翻到一页,指给小张看:“你刚才提到的车位问题。

你看这里,政策原文是‘鼓励开单位优先满足被拆迁居民的车位购买需求’,用的是‘鼓励’和‘优先’,而不是‘必须’和‘无偿赠与’。

那个姓刘的跟你们说‘一户一车位’,这从根本上就曲解、夸大了政策!”

工人们听着郑建国的解释,情绪逐渐平稳下来。

那股被欺骗、被愚弄后,无处泄的狂躁怒火,在事实的清泉浇灌下,渐渐熄灭,只剩下被骗后的冰冷和后怕。

他们看到这个穿着警服的负责人,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官架子。

他没有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进行“普法教育”

,也没有用“这是规定”

来堵住他们的嘴。

他甚至主动承认了他们情绪的合理性,理解他们的处境。

这种平等的姿态,是他们在与“宏远集团”

那些西装革履的经理们打交道时,从未感受过的尊重。

他更没有敷衍了事。

如果是敷衍,他只需要三言两语把责任撇清,然后给他们一个信访办的地址。

但他没有。

他搬来了那么厚的资料,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把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就是为了让他们这几个普通工人,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听得明明白白。

这种“较真”

的劲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当“人”

来对待的,而不是一个需要被维稳的“麻烦”

最重要的是,他是在实实在在地帮他们想办法、指路子。

郑建国喝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水,润了润干涩的喉咙,继续说道:“现在,理儿我们是理清了。

但光理清了没用,咱们得把钱拿回来。

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做两件事。”

他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你们得立刻停止之前那种围堵、静坐的方式。

这种行为,于法无据,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容易被‘宏远集团’抓住把柄,说你们‘寻衅滋事’,倒打一耙。

到时候,有理都变成没理了。”

老李和小张听了,脸上都露出惭愧的神色,重重地点了点头。

“第二,”

郑建国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要把‘宏远集团’的口头承诺,变成板上钉钉的证据!”

“证据?”

小张猛地抬起头,“可……可我们手上什么都没有啊!

当初那个姓刘的,说得天花乱坠,就是不肯落到纸面上,说什么是‘内部操作,不能留痕迹’!”

“这正是他的狡猾之处。”

郑建国眼中精光一闪,“但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你们回去,立刻动所有签了字的工友,大家一起回忆。

那个姓刘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当着哪些人的面做出这些承诺的?有没有人当时录了音?拍了视频?哪怕只是一张照片,一段模糊的音频,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

另外,他承诺的‘一万八’、‘一户一车位’这些具体内容,你们每个人都写一份详细的情况说明,签上字,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