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有极而欲无穷(2 / 4)

加入书签

权,在治国理政上,很多方面她都不是很了解,对大夏的数百年积弊,她接触得还不是很深。

陆晨这番话,她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陆晨也不出声打扰,而是轻轻拿起毛笔,动笔在白纸上不断书写。

好一会,他才缓缓放下手。

“陛下请看。”

闻言,女帝顿时收起思绪,俯身看去,某个育得有些过头的地方轻轻搭在陆晨的肩膀上。

一阵香风吹拂而过,一缕青丝在陆晨脸颊旁掠过,让他有种酥酥麻麻的感觉。

很舒服。

却见陆晨在白纸上写道——

亲王每年的俸禄石,郡王3ooo石,镇国将军2ooo石,辅国将军12oo石,奉国将军8oo石,镇国中尉6oo石,辅国中尉4oo石,奉国中尉2oo石。

前年岁中央税入折算银钱总计四千二百二十八万贯,供养宗室总支出,折算银钱总计一千一百五十二万贯。

隋州岁入折算银钱总计九万贯,供养隋王及其宗室一年支出三万五千贯。

看着上面的一条条数据,女帝的心逐渐沉了下来。

“三成以上的地方岁入用在了供养宗室上,而后一部分要留存府库以备不测,一部分要交给中央,这样一来,还有钱粮用于修桥铺路、防洪治水、造福百姓吗?”

“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民生凋敝,朝廷税收之事定会愈艰难。”

“朝廷岁入逐渐减少,而供养宗亲的支出却在逐年增加,如此一来,国库岂能不亏空?”

陆晨放下笔,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么,声音逐渐泛起一丝冷意。

“微臣担任两州总督期间,除了协助萧尚书治水以外,通过梳理各地政务,查阅各种卷宗,也大致了解了一些地方上的情况和所谓的官场规则,知道府库出现问题时,那些代表了朝廷的所谓父母官的处置方式。”

“观落叶而知秋,陛下,您说,若是国库亏空,为了保住或者获取更高的权位时,那些人会如何做?”

看着陆晨那冷冽的眼眸,女帝不由心中一凛。

“如何?”

陆晨没有卖关子,直言道:“历来府库亏空,要么打百姓的主意,要么打商人的主意,就如妖后掌权时那般,当朝廷上下挥霍无度之时,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则掠之于商。”

咔哒

女帝龙袍下的小手猛地一紧。

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之前派玄极卫前往三省收集证据时,顺便调查到的民生状况。

玄极卫送回京城的留影符中的画面仿佛在眼前快闪过,和陆晨那短短的一句话中,透出的惨状逐渐结合在一起。

如今大夏宗室,何止十万

在这个基数上不断繁衍

光是想想,就让人头皮麻。

虽说百姓生活如此水深火热并非全是宗室之祸的原因,但也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两州之地代表不了整个大夏,但微臣相信,大夏绝不会只有一个禹王和隋王。”

陆晨注视着面前的白纸,声音愈沉重。

“禹州一行,让微臣意识到了一个极为残忍的事实。”

“宗室不纳税,官绅也不纳税,朝廷所有重担全压在了百姓身上,他们承受着最艰苦的劳役,缴纳最繁重的税务,却还要被贪官污吏巧取豪夺,被宗亲欺压,被他们倾尽一切供养的人如同猪狗一般对待。”

“这是什么道理?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残忍的道理吗?”

说这话时,陆晨心底的杂念几乎彻底消散,脑海瞬间被禹州之行亲眼看到的人间惨剧所填满。

“百姓才是大夏的根本,也只有他们会将一切寄托于朝廷,只要百姓安居乐业,自然会心向朝廷,大夏繁荣昌盛之下,何来倾覆之危?又何必让遍布天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