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77章 官学授业墨阁研,新城沃野万民安(2 / 3)

加入书签

,昔日的荒地早已变了模样。

    穿渠机轰鸣着在田野间穿梭,铁犁破开坚硬的土层,一条条水渠蜿蜒如银带,将河水引入田中。

    挖泥船在河边作业,巨大的铁铲将河底的淤泥挖起,堆在田埂上,既肥了土壤,又平整了土地。

    如今放眼望去,皆是一望无际的良田,有的田里种着小麦,青苗绿油油的,随风起伏。

    有的田里蓄着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几只白鹭落在田埂上,悠闲地啄着虫子。

    老秦人们牵着牛,扛着新制的铁犁,在田埂间穿梭,有的弯腰播种,有的引水灌田,孩童们则在田边追逐嬉戏,欢声笑语随着风飘得很远。

    武安城内部的建设,更是处处透着生机。

    “秦地佳酿,祖传酿造技艺,入口柔,一线喉……”

    城中心开辟出大片市场区,商铺鳞次栉比,酒肆的幌子上写着“秦地佳酿”,随风飘动。

    “墨阁工坊新布,看看这成色,做出衣服来不知道有多好看咯……”

    布庄的染布挂在门外,红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引得路过的妇人驻足挑选。

    “米面粮油,都是上乘好货……”

    摊贩们吆喝着叫卖,有卖米面粮油的,箩筐里的小米黄澄澄的。

    “墨阁机关小玩具,小型铁龙马,能自己跑的……”

    还有卖墨阁新制的机关玩具的,小小的木车不用人推便能自己跑,围满了好奇的孩童,欢呼声不绝于耳。

    市场区旁,是一排排新建起来的整齐砖木排房。

    屋顶覆着青瓦,墙面粉刷得雪白,每户都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院里种着青菜、桃树,有的人家还养了鸡鸭,清晨时分,鸡叫声、鸭叫声与人们的说话声交织,满是烟火气。

    不少人家的院门口挂着晾晒的衣物,有孩童的布衫,有妇人的裙装,还有汉子的短打,随风轻轻晃动,透着安稳的暖意。

    城内还建了好几所官塾,无论是老秦人的孩子,还是本地百姓的子弟,都能免费入学。

    每日清晨,学堂里便传出朗朗书声。

    先生站在讲台上,手持戒尺,耐心地为学子们讲解字句含义。

    窗外,几个还没到入学年龄的孩子扒着窗台,小脑袋凑在一起,眼神里满是向往,时不时跟着小声念几句,惹得先生忍不住笑出声。

    行走在武安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百姓们脸上的笑意。

    张老汉是最早迁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