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父子心照不宣(1 / 2)

加入书签

这些奏疏,如同无数支从不同方向射来的冷箭,精准地命中了多个目標:

太子的德行、太子的逾矩、以及最为致命的——可能挑动皇帝那根关於权力与猜忌的神经。

……

两仪殿內,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翻阅著堆积如山的奏本。

御案之下,几位心腹重臣——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皆默然肃立,殿內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眾卿都看看吧。”李世民將一份言辞尤为激烈的奏疏轻轻放下,声音听不出喜怒,“皆是忧国忧民之諫言啊。”

长孙无忌微微躬身,谨慎开口:“陛下,太子殿下年轻气盛,一心强军为国,其心可勉。然则,朝议汹汹,亦非空穴来风。

八百精锐虽不多,然其超常之待遇、东宫倾力之投入,確易引人侧目。

或可请殿下稍加收敛,以安眾心”

房玄龄沉吟片刻,补充道:“赵国公所言甚是。太子殿下之心,或纯於武道。然储君所为,天下瞩目,一举一动皆具深意。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如今风波既起,陛下亦需有所示下,既可保全太子,亦可安抚朝野。”

李世民的手指轻轻敲击著御案,目光深邃。

李承乾所做的一切都瞒不过他,一切也都是他所默许的,但作为皇帝,他更不能无视如此大规模的朝议,尤其是其中夹杂著那些並非出於党爭的、真诚的忧虑。

平衡,永远是帝王心术的核心。

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不容置疑:“太子勤於王事,操练亲军,乃份內之责。其心可嘉,其行亦无大过。”

此言一出,定下了基调。

但紧接著,他话锋一转:“然,眾卿所虑,亦非无理。东宫用度,当有所节制,不可过奢。太子亦当谨记储君本分,文武之道,不可偏废。”

“传朕旨意:太子忠心体国,朕心甚慰。然,国之储贰,当为天下范,日后一应举措,需更重分寸,勿使物议沸腾。

另,赐帛千匹,犒赏龙驤卫將士,以示朕励武之心。”

这道旨意,精妙无比。

既肯定了太子的行为,又堵住了攸攸之口。

最后犒赏龙驤卫,更是高明!

既展示了皇帝对太子的信任与支持,又给了外界这支军队恩荣来自皇帝的表象。

圣旨传出,朝堂上的风波暂时被压下。

世家的攻訐如同重拳打在了上,虽未竟全功,但也成功让皇帝缩减了东宫的开支。

而太子的龙驤卫,则因皇帝的赏赐,其存在变得名正言顺,甚至更蒙上了一层天家恩泽。

李世民下旨之前,心中早已明镜似的。

那看似要求东宫“节制用度”的旨意,不过是做给朝堂上下看的戏码。

他岂会不知,如今东宫那座“小金库”的底细

雪盐的利润,如同涓涓细流匯成滔天大河,源源不断地注入东宫,其富庶程度,怕是比掌管天下赋税的国库还要充裕几分!

更遑论,就连他自己皇宫內帑如今的大半进项,也都是仰仗东宫操持的这雪盐买卖。

这道旨意,与其说是训诫,不如说是父子二人心照不宣的一场表演。

李世民用“节俭”的幌子堵住了悠悠眾口,保全了天家的“体面”与“规矩”,而真正的財源,丝毫未损。

他深知承乾需要这支力量,而他自己,何尝不需要一个更具实力、更能打破僵局的继承人

这一切,都在他默许甚至纵容之下。

蓝田大营中,李承乾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