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143章,真的出事了……(4 / 12)

加入书签

    握手。

    告辞。

    一切尽在不言中。

    张庸回到108师师部。吴珂仁已经离开。

    师部已经在制定出发计划。

    按照军政部的安排,67军必须轻装。步行。穿越商洛山,到十堰,到襄阳。

    然后从襄阳坐船到汉口。再从汉口坐船到金陵。再从金陵到苏州。

    为什么不走洛阳?

    因为汤恩伯的部队在那边。不合适遭遇。

    此外,还有其他的东北军部队要走洛阳。

    然而,步行穿越商洛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的道路,是非常糟糕的。几乎没硬底路。都是泥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如果是夏天,道路被山洪冲毁的话,就更加麻烦了。

    估计步行到襄阳,需要一个月!

    然后船运,最终到达苏州,可能又需要半个月。

    非常浪费时间。

    光是在路上,就得一个多月。

    如果是前线需要紧急增援的话,黄花菜早就凉了。

    事实上,淞沪会战就是这样的。

    前线准备的兵力不足。发现需要增援,于是临急临忙调兵。

    结果,援兵都是从遥远的后方调来。包括川军、桂军、滇军等等。光是在路上,就需要耗费一个多月。

    而日寇的增援部队,拥有相对快捷的船运,十天就能到。

    就是这个时间差,让国军始终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战斗变成消耗战。添油战术。

    日寇从金山卫登陆,国军根本没有多余兵力调动防御。

    纸面上说是出动了七十万,其实,在前线的,最多就是二三十万。和日寇前线兵力几乎是一比一。

    焉能不败?

    然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就眼下的环境,谁也没办法解决。

    老蒋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让大量的川军、桂军、滇军调动到金陵的周围。否则,他晚上肯定睡不着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