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517章,总座高见(6 / 8)

加入书签

的不如大洋。

    白花花,沉甸甸的大洋,就是让人踏实。

    很多时候,你用三元纸币,换两个大洋,别人未必愿意。

    相反的,你用两个大洋,换三元纸币,就有很多人乐意。

    隐约间,李仙州觉得法币也不靠谱了。

    “这是在战场上缴获的。你们68军帮忙策应,这是分给你们的。”张庸说明原因。

    顿了顿,又补充说道,“想要更多,就要打主攻……”

    “下次我们主攻!”李仙州立刻抖擞精神。很有信心。

    怎么说呢?

    这些大洋,真的很振奋士气。

    当兵的都是丘八。话糙理不糙。当兵吃粮,天经地义。

    他当初去报告黄埔军校,也是抱着能吃饱饭的理念去的。军校生都是如此,何况是底层官兵?

    十个大洋,有时候就能买一条命。

    战乱频仍时期,人命真的不值钱。

    “你本人最多只能拿一百大洋。”张庸肃然吩咐。

    “我一个不要。”李仙州急忙说道。

    “必须要,一百大洋。”张庸不用他发扬风格。

    你是军长,你不要,下面的官兵怎么好意思要?

    我们是国军。不是红军。

    按照红军那套,我们做不来的。会散架的。

    当官的拿不到,肯定会针对下面的士兵,也不给下面的士兵拿。

    只能是将分配曲线,尽量压平顺一点。官和兵的差距不能太大。

    “保证每个战斗兵能拿到十个大洋。”

    “保证每个后勤兵能拿到三个大洋。”

    “危险越大,拿的越多。”

    张庸指定了基本的分配原则。就是高风险,高收益。

    古语有云,先登、斩将、陷阵、夺旗,都是一等功。

    功劳极大,荣誉极大。但是也伴随着极高风险。一不小心,人可能就没有了。

    然而,古往今来,从来都不缺乏勇士。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