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299章,先斩后奏,皇权特许(4 / 6)

加入书签

bsp;  张庸有些好奇。跟着李静芷来到电讯组。

    因为缴获的电台比较多。所以,淞沪办事处的电讯组,有足足八部电台。

    两发两收。其他四台备用。或者练习。或者机动。

    “张队长。”

    “陈组长!”

    张庸和陈媚打招呼。

    陈媚依然是很干练的模样。一心专研电讯技术。

    复兴社的电讯水平,在国军里面,绝对算是高的。后期甚至有很多从外国招募回来的留学生,负责破译日寇电码。

    好想姜毅英这样的天才,其实不止一个。有些人的能力并不在她之下。

    然而,破译电码,也是很讲运气的。如果没有运气加持,光努力没用。

    “五组日寇新电台?”

    “初步判断是这样的。但是无法判断距离和方向。”

    “是从虹口发出的吗?”

    “不是。”

    “你们能确定?”

    “无法完全确定。但是,我们相信,这些新电台,都是几个日谍的老报务员使用的。“

    “我听不懂。麻烦解释解释。”

    “静芷,你来说。”

    “是!”

    李静芷开始解释。

    “每个报务员都有独特的发报手法。就和人的字迹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我们一直在监听日谍的电台。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我们发现,主要的日谍报务员,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一批。除了被抓起来的。现在还有五个。他们的发报手法,我们都很熟悉。现在有新的电台信号,但是发报手法依然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判断,这些日谍报务员,应该是换了新电台。”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听明白了。这叫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对于常年搞电讯的人来说,敌人的报务员,她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同样的,她们的发报手法,日寇方面肯定也很熟悉。

    这就是视距外的战斗。无声无息的较量。是谍战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日谍的旧电台呢?”

    “还在继续使用。但是报务员已经换了。手法陌生。之前没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