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讨教1(1 / 3)

加入书签

乐志斋外,花海在秋日的骄阳中尽情绽放。

殿内错落的光影却显得有几分清冷,御案上的计时的水晶刻漏,无声的流动着。

这水晶刻漏已有了几分现代钟表的雏形,水晶之中设木偶二人,每到整点两个木偶就会在其中击鼓,宣告时间。

洪武元年,曾有为元代皇帝服务的匠人,送了老爷子一尊这样的水晶刻漏,可却被老爷子直接砸碎。

原因很简单,不当吃不当喝,花钱造这玩意不是脑子有病吗?

老爷子不但厌恶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且在早年厌恶一些恶习和可以让人沉迷的娱乐活动。

在京军官之中,若有人唱戏,割了舌头。

若有人打马吊纸牌,直接剁手。

蹴鞠,卸脚。

做买卖的,充军流放没收家产。

若是信奉白莲教,那无论是谁杀无赦!

吱嘎一声,水晶刻漏精美的小门打开,里面两个彩绘木偶开始转圈敲鼓,发出阵阵欢快的声音。

老爷子当初虽然砸了一尊,但制造的方法却流传下来。

这一尊是朱允熥登基之后,司天监和工部联合进献的礼物。

欢快的鼓声中,朱允熥的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

“臣毛骧叩见皇上!”

朱允熥的目光落在水晶刻漏上,微微弯腰看着精美的彩绘鎏金,“自己拿个墩子坐,朕有些话交代你!”

“皇上面前,哪有臣的座位!”

毛骧说道。

朱允熥直起腰,拿起桌上的茶盏轻啜,缓缓说道,“你去陕西一趟!”

毛骧没说话,低着头甚是谦恭。

他从来不问为什么,也不问怎么做。

而是皇帝让他去做什么,他就想办法做好。

“陕西那边闹了白莲教!”

闻言,毛骧的眼神中终于多了些波动,似乎犹豫了一下,“臣在锦衣卫指挥使任上时,抓过许多白莲教匪。”

说着,顿了顿,“白莲教要么不抓,一抓就是一窝。”

“朕让你去,就是因为这个!”

朱允熥放下茶盏微叹一声,“白莲教无孔不入,贫农佃户,地主乡绅乃至官府中人,都有可能是他们的信徒。”

“无论是刑部还是锦衣卫,都是官面上的。

对付这等妖匪,朕觉得你的人手,应该能奏奇功!”

“皇上放心,臣定然把他们斩尽杀绝!”

毛骧说着,又沉吟一下,“今日皇上不叫臣来,臣也要来见皇上!”

朱允熥坐在宝座上,揉两下太阳穴,“怎么了?”

“大宁,宁王!”

毛骧的声音没什么感情,很是冰冷,“有两个鞑子部族,率青壮归附。

宁王没有奏报朝廷,私下拨给草原牧场,青壮年牧民编入宁王亲军!”

朱允熥揉着额头的手微微停住,“还有么?”

“楚王!”

毛骧继续说道,“有奏,楚王上月十五醉酒,酒后言,上疑我!

并与周王,信件往来频繁。

臣无能,不知其内容。”

霎那间,朱允熥嘴角泛起丝丝冷笑。

对于诸藩他从未敢放松警惕,前些年每当想起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想到朱允炆,他还觉得是朱允炆太过无能。

而经过这几年的历练下来,他也渐渐的觉察出一些别的东西。

历史上朱棣的造反,本就是大明宗室和朱允炆,大明文官和淮西勋贵的斗争结果。

这些藩王们,看似恭顺实则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而如今他们都翅膀硬了,老爷子渐渐老了,他们的那点小心思再也按耐不住了。

他们的小心思也未必是造反,他们也没胆子造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