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女性生存境遇的普遍性与结构性审视(2 / 2)
界。
要的是身体自主权的彻底回归,打破文化对女性身体的规训与物化。
母职神话必须被解构,生育代价与照料劳动的价值应获得社会承认与合理分配。
必须挑战权力场域中的性别剥削机制,建立有效的制衡与申诉渠道。
尤为关键的是,需在女性群体内部跨越阶层隔阂,识别不同处境中女性承受压迫的共通逻辑,在差异中寻求团结基础。
女性生存经验的书写与认知,最终指向主体性的重建。
当女性摆脱他者定义的羞耻与规训,当个体痛苦被识别为集体遭遇的一部分,女性便开始了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化。
这一转化不依赖外在拯救,而源于对自身经验的重新占有与诠释。
主体性的确立使女性能够以自主视角审视世界,定义何为公正、何为自由。
在此意义上,对女性生存境遇的每一次严肃审视,都是对人之尊严边界的重要拓展。
创作日志:省部级二等奖纳慕伯什。
(坚持的第00459天,间断9天;2025年6月26日星期四于中国内陆某四线半大城市)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