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圣光之雨贝索斯与黄金宝箱防盗5K(2 / 5)

加入书签

有卖的,还是一摆手。

我立刻出去门口隔壁立刻买了一个。

全程交流我说三句话。”

就是这三两句话,让大v深感保安的傲慢,于是决定报复。

01

这是一幕现实爽剧,让多少人看了深感过瘾。

普通人在生活里受的类似窝囊气不少,无奈根本没有报复的办法,4个行李箱倒是有,就是没有装行李箱的钱。

反过来讲,这500万其实就是尊严的价格。

受气了怎么办?有这500万,就可以这个单位服服帖帖地写一个情况说明并致歉。

当然,这并不是说500万是个尊严标准价,只是当现实生活中受气了,想要把这口气撒出来,成本非常之高。

这两天,还有个沈阳社保局的保安拒绝办事民众进屋取暖的要求,还说“你冷不冷上外面去,你死了跟咱有什么关系”

当然,这事情被网络曝光后,保安就被开除了。

但可以想想看,这口气撒回去,这个全网关注是多大成本?

▲沈阳社保局一保安驱赶避寒群众(图网络)

也有人觉得这根本不是事,不就是被保安拦了么?这种事,每一天、每个人、每个地方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不值得大动干戈。

但这种事有个大家都懂的背景——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同时也是一场全国规模化地对保安、志愿者等等基层工作者的赋权行动,使他们一夜之间获得了检查、拦截甚至“抓捕”

的权力。

标准化的服务意识就别提了,态度好坏全看运气。

bipai

就我个人经验来讲,最高档商场我也遇到过摆手如赶狗的保安,再破的棚户区我也遇到过满脸堆笑、一团和气给你查体温的。

原本无所事事的“门卫大爷”

,一瞬间就一脸凶相地、别着红袖章挡在了门口,开始盘查所有人。

这其实是种有罪推定,假定所有人是危险的、可疑的,因而必须出示证明或是采取措施(戴口罩)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也是一场或明或暗、普遍性的尊严剥夺,人进门必须低头——向保安等群体证明自己的安全。

这本是一个非常措施,但由于疫情持续两年,非常措施反而像一种常态,有的地方也开始流于形式主义。

比如据这位大v爆料,保安查他铁面无私,银行工作人员却不戴口罩,这种双标令人反感,也凸显了保安“严肃认真”

的滑稽。

在类似场景里,想让人心平气和,有时就比较难了。

02

当然,保安等群体也是在履行职责,得承认,某种程度查各种码、戴不戴口罩是疫情防控的必须。

但也得看到,由此引发的冲突不知道有多少。

地铁、公交,城市、乡村,只要是设卡拦人的地方,都少不了这种事。

什么地铁保安对着大爷怒吼,志愿者把不听话的村民绑树上,什么奇奇怪怪的新闻都有。

这些新闻,有时也很难讲清对错。

那些“不听话”

的民众,有时也有责任。

但防控措施本身,一定是自带张力的,多数情况下很难让人感到友好。

至少从我自己的体验,现在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能少转几个商场就少转几个商场,来来回回又扫码又找口罩,只能说是深感麻烦。

当然也很难完全回避,比如地铁里会有检查员,保安挂个红袖章,口罩遮掩之下露出一双犀利的眼神,来回扫视着两边乘客,提醒没戴口罩的。

▲2021年8月30日,扬州一小区内,市民领取出入证进出(图视觉中国)

当然得承认这种场景是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