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随风之烟(2 / 3)

加入书签

多。

没想到这青铜炮如此之重,应是加长了炮管,为了不容易炸膛和变形、又不得不增厚炮壁。

秦亮又察看了一下两轮炮车。

记忆里的黑火药滑膛炮、可以直接架在炮车上使用,不过目前这架车显然不行。

虽然放炮时、后坐力主要是向后的,但是震动很大、木质架炮车多半会震坏。

看到皇帝测量检查得很仔细,马钧与杜衡紧张地对视了一眼。

这时秦亮终于开口说道:“炮车轴承是木头的,抬下来,试试罢。”

马钧忙拱手道:“诺!”

随即转身,招手让一群士卒上来准备。

秦亮等人也骑马远离了架炮的地方,他下马步行上了一处土台子,站在高处观望着远近的情形。

留在附近这些战马、大多上过战场,以前晋军虽然没有长管炮,但那些青铜臼炮的声音照样很大,大多战马已经适应火器的动静了。

众人捣鼓了好一会,把圆柱形火药包、填充物、铁球等依次塞进炮口压实,然后用一根细长的铁条、把引线从尾部的小孔揷进去。

趁着这段时间,秦亮在土台上观察着远处的靶子。

大概一里半之外,干燥的夯土上、有两面白色显眼的旗帜。

这么远不可能命中旗帜,但能看个大概位置。

“准备点药!”

杜衡喊了一声,转头向土台上看来。

秦亮轻轻颔。

片刻之后,忽然“轰”

地一声巨响传来,炮身猛地向后一退,一股白烟、夹杂着被后坐力溅起的黄尘,飞腾起,炮口火焰喷摄、闪亮刺眼。

附近有一些没来得及训练的战马,立刻出了“嘶”

地鸣叫,挣着缰绳就要跑!

秦亮顾不得周围人马的反应,盯着远处的靶子方向。

那铁球的直径、只有三四寸,稍远就完全看不到了;但是白旗附近的夯土上,明显能看到一串飞溅的黄土,远远看去,宛若在水面打水漂的景象。

见此情况,秦亮心中顿时大喜!

只有仰角比较小、出膛度大的炮弹,才可能在那么远的距离上弹跳;要是在战场上,那便是一打一大串!

这是臼炮无法达到的效果,从高空抛射的臼炮石弹、几乎都是一砸一个坑。

很快又是“轰”

地一声巨响,随着第二门炮向后猛退,远处再次生了黄土飞溅的景象。

秦亮带着随从从土台子上走了下来,马钧杜衡等一行人也上前行揖礼,等待皇帝的训言。

两门炮都没炸膛,实属正常,考工室铸造完毕之后、必定自己先试过。

而两面白旗自然不可能被击中,第一的偏差有点大;不过秦亮和少府的官吏工匠都知道,一里半的距离上、若是能打中旗帜,那才是纯粹意外!

秦亮没有急着说铜炮的问题,先是直接说道:“德衡已是县侯,近几年又有大功,累功再增邑一千户。”

马钧脸上一喜,急忙又揖拜道:“陛下重、重赏,臣……不敢当!”

秦亮没理会他的说词,继续说道:“凡有功者,无论官吏将士工匠,马少府都报上来,详表其功。”

马钧这次没有推辞,当即道:“臣、臣谨奉诏!”

周围少府考工室的人、皆是面有喜色,只是没敢多言。

等到大伙利用工具清理炮膛之后,秦亮才重新上前,与诸臣谈论了一阵、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并要求马钧改进后、尽快批量铸造和试炮。

接着众人就离开了校场,来到瀍水城的署房休息。

马钧陪坐在席间,言谈之间,又提起了往事。

秦亮也听出来了,马钧大概以为,他能高居县侯、多次受重赏,主要是自己人的缘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