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控弦百万(2 / 3)

加入书签

,更过分的是、吴国主的国王名分,竟是受魏朝策封而来!

之后又反叛称帝,可谓乱臣贼子。

我听说虞舜舞干戚而服有苗,周武有散财、廪、表闾之义,古之行军,以仁为本,以义治之,王者之师,有征无战。

江东先国主孙仲谋薨,晋朝仍以王礼对待、未趁其国丧兴兵,已有先礼后兵之德。

如果吴国君臣自此放弃抵抗,朕当以德行感化,重归一统,待之如赤子。

然而吴国主昏暗,臣子孙峻等专权,不修德行、欲负隅顽抗,又残害百姓、以至天怒人怨。

朕因此兴兵,吊民伐罪,解救吴国百姓于水火!

朗朗乾坤、青天白日之下,秦亮当着万众、公然宣扬了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吴国为非法失德!

接着他仍在祭坛上呆了一会,尝试与上天沟通。

秦亮其实相信,存在一种类似造物主的上天,但是他又倾向于认为、上天与人间的这些道德礼法没有半点关系。

要攻灭吴国,还得靠凡人自己真刀真枪打!

于是这次秦亮没有在祭坛上冥思,呆的世间不长,很快就下来了。

百官纷纷敬畏地揖礼,秦亮想了想还是回顾左右道:“统一天下、建立盛世,乃上天之意。”

众官顿时呼“万寿”

秦亮向诸臣还礼,又与王广等人挥手道别。

这时他忽然看到了官员后面的外姑婆王氏,便向那边挥了一下手、颔示意,外姑婆也看到了,也随即露出笑意、向秦亮屈膝行礼。

这么多大臣相送,秦亮临时不好专门去与王氏说话,随后便上了大马车、招呼一个吴心带的宫女上车。

他挑开车帘一角,为宫女指了一下外姑婆的方向,吩咐道:“汝一会过去,向我外姑婆辞别,就说不必远送、回来后再宴饮叙旧。”

宫女顿道:“妾记住了。”

没一会,马车便缓缓启动了。

前面的马队先过了永桥,大臣们步行送天子车驾到桥头,秦亮在尾门与大伙再次拱手道别。

仪仗便渐渐从永桥渡过了洛水。

除了刚才秦亮念的文章,钟会还写了一篇檄文。

内容稍有不同,除了简单表明一下自己是正义的一方,重点是吓唬吴国君臣,号称治水陆君百万之众、大举攻吴!

然后再声称、自己是仁义之师,劝说大家都来投降,必待以富贵荣华,义同俯拾。

如果不识时务,敢拒王师,则严惩不贷!

毕竟对于上天和大众,主要是强调大义和德行;而对于敌人、还是武力管用。

檄文走东边那条路,先送到扬州,从扬州开始传达;这样一来,皇帝去了扬州的迹象,会显得更加逼真!

当然也不一定瞒得住,就看吴国奸细的水平。

秦亮率中军南下,数日之后还没到襄城,大军便离开了汝水、转向正南方向而去。

这么大规模的军队,着实不容易掩藏行踪。

而那辆六驾大马车和伞盖仪仗,则用骑兵护卫、以及一些屯兵护送着,继续沿汝水、讨虏渠、颍水那条大路南下,尝试迷惑吴国一段时间。

秦亮与玄姬吴心,早已换乘了一辆普通的马车,随中军人马一路去荆州。

“叽咕”

的木轮转动声音,混杂在巨大的嘈杂之中,马蹄声、人们的脚步声,还有说话声和马嘶,都糅杂在一起、形成了“嗡嗡嗡”

的仿佛背景音似的噪音。

这时玄姬的声音忽然说道:“我们以前就曾这样一起乘车,陛下记得吗?”

秦亮从胡思乱想中回过神来,听到玄姬的提醒、终于回忆起了往事。

好几年前,他悄悄潜入洛阳、去接玄姬前往庐江郡,当时吴心也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