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悠悠我心(2 / 3)
从东南沿濡须水而下,此地是吴国修建的东兴堤、以及诸葛恪所筑之二城。
」
其实秦亮也没亲自去看过,因为他在淮南做刺史军谋掾时、东
兴那边便有吴兵活动了,比较危险。
裴秀当然也没去过,不过王凌动江陵之役时,东线的兵马曾大举进攻东兴;裴秀作图的依据,应该是通过军中的将领官吏、????????????????多方了解打听到的情况。
杨威借着地图,开始向众人详细讲解其中的玄机。
东兴堤早先便是吴国人所建,诸葛恪只是进行了修整。
那道堤坝正是拦截在濡须水上的大坝,但是大坝中间位置没有修得太高、所以堤坝未完全合拢。
堤坝的位置,就在濡须山、七宝山的南边。
堤坝北边还有一个位置叫濡须口,正是在濡须山、七宝山两山夹峙之间的险要位置。
但是濡须口不在濡须水上,而是在曹工渠(导水渠)那里;位于濡须水主道的西侧。
所以在枯水季节、比如冬季,濡须水就会被东兴堤截断,至少无法行船!
魏军南下的季节,通常都在冬季,于是根本无法突然动、沿濡须水长驱南下;船只只能走导水渠,绕过东兴堤,但那时导水渠的水也浅窄,十分难行。
况且在导水渠上,又被诸葛恪修了两座城在山上,夹水防守在濡须口!
魏军在拿下濡须口、东兴堤之前,基本无法依赖水路运输进攻。
但是,一到了水涨的季节,魏军就头疼了!
东兴堤堵了水流,濡须水倒灌入彭蠡泽(巢湖)、会淹没周围的土地,连魏军的防御工事也要被淹没。
这时候反过来,又到了利于吴军出动的季节。
东兴堤中间的航道、以及导水渠上都能行船;吴军水师会轻而易举地沿着河道,长驱直入巢湖!
诸葛恪修缮了堤坝、修筑城寨,并在那里驻军,形成的结果就是:只能吴军出动殴打魏国,魏军没法直接南下进攻劫掠。
魏军在淮南,成了单方面挨揍的局面!
吴军不愧被称为「水贼」,玩水确实很有一套。
杨威道:「此地若不攻下,我军在淮南便处于劣势,水贼可就近积蓄实力、等待时机,随时对淮南起攻击。
」
秦亮也开口道:「吾二叔王都督上书,诸葛恪已在徐塘附近屯田。
这都把田屯到我们眼皮底下了,早该毁掉此地!
」
他还没好意思提皖城的事,当时诸葛恪隔着大别山屯田,很快便被司马懿带兵赶走了。
这回诸葛恪在东关驻兵、屯田,确实就像是在眼皮底下。
令狐愚道:「东兴着实不能不管。
汉中之战时,朝廷一出事,吴军就从那里威胁淮南,轻易便能震动大魏朝堂。
今年不是说吴军又要入寇,离得那么近,淮南根本安生不了!
」
就在这时,贾充却劝道:「东兴有山有水,正始七年冬,我军贸然进攻东关,便不幸遭遇大败,致使朝廷辅政威名受损,毋丘俭大胆在幽州起兵谋反!
此乃不祥之地,大将军定要慎重阿,不慎则影响朝军稳定。
」
秦亮听到这里,不禁转头看了贾充两眼。
贾充时常来大将军府走动,还给秦亮出出谋划策、如何干掉皇帝亲近的人。
秦亮认为,贾充是有心主动向大将军靠拢的人。
但是贾充显然还不明白、秦亮的悠悠之心!
秦亮现在????????????????最需要的,是在大将军的任上、再度证明自己的武力和功劳,行废立之事才更加稳妥。
【鉴于大环境如此,
不拿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