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一日谈·猞猁(2 / 3)

加入书签

就能弄死。

    后来那片儿的野兽就不往这边走了。

    广西林子里虫子特别多,尤其是蠛蠓。虽然参与修建的张家人不全是本家人,但本家人分布也不低。所以虫子基本没有威胁,蠛蠓都离得八丈远。

    这就造成他们当时施工的地方贼干净,只有先人遗体、自家人和各种建材为伴。

    其实那段日子很轻松,很开心。纯粹的大型工程协作任务没那么累,至少脑子没那么累。

    “对,就是猞猁。按照族长所说,当时那些猞猁是成群结队出现的,很快就把他围在中间。”张海桐道:“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猞猁是夜行性独居动物,除非交配,一般不会结伴而行。”

    张海客从善如流。“这些猞猁经过人为训练。”

    这种手段不稀奇。

    当年修建张家古楼的时候,张家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人手就那么多,人哨也有限,做不到全方位覆盖。

    那个时候到处都乱,全世界人民苦的命不如老鼠。边境线管理也非常混乱。不止越南人经常会过来浑水摸鱼,白皮佬也不少。

    后者就算了,没怎么在林子里生活过,行动没那迅速。越南人则非常擅长钻林子,比较难对付。

    为了节省人力,张家人也会有意识训练一些野兽。相比于数量不多且没有团队协作性的猞猁,野狼更符合他们的要求。

    所以当时的猞猁,大多会被张家人猎杀,然后用于投喂狼群,以便驯化。狼会捕食猞猁幼崽,成年猞猁为了减少种族威胁,也会下意识捕杀狼崽。

    用猞猁投喂,也符合当地狼的食谱。

    也有人尝试驯养猞猁,但它的各种行为模式太受限,最后还是被淘汰了。

    张海客只是没想到,在十万大山里竟然有人花那么多时间来训练这种动物,而且想办法让它们团体协作。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们的主人一定很闲。”张海客如是说。“大概率平时除了生存也没有别的事情要做,所以可以花大量时间训练这种动物。”

    张海桐赞同。“没错,当时的族长也是这么想的。他身上带了硫磺,所以被猞猁围攻的时候,直接从兜里掏出来丢进火堆。”

    当时和族长交流的时候,他也觉得有意思。难道真应了那个梗,家猫有家人喂,野猫有野人喂吗?

    硫磺是最容易搞到的驱赶野兽的东西,所以小族长会随身带也很正常。他在林子里待了那么久,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硫磺产生的烟雾和味道让这些猞猁十分狂躁,但又不敢轻易靠近。

    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