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风雪夜归人(2 / 3)
; 小哥许久没回来,屋子里就算有人打理也来不及清洁铺床。更别说天寒地冻的,炕和地龙一时半会也烧不起来。睡那房间和冰窖没区别。
按照他的性格,在清醒状态下也没有麻烦别人的习惯。张海桐很早就发现,除非有什么必须达成的目的,不然小哥很少和别人提起自己的事,更不要说麻烦别人为自己做什么了。
他好像在尽力避免自己和别人产生联系,除非有人死皮赖脸的追着他,不然很难将之拉到正常的人际关系之中。张海桐认为这是一种保护机制,人在年幼的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感,就会产生逃避行为。
就像张海侠格外珍视南部档案馆的“家人”,就像张海楼格外吝啬的情感和诡谲的性格。人的成长与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而一个实力强大的人逃避一些东西非常容易。因为强大,他们能做到长年累月不和人深入接触而不妨碍行动。
这大概也是张起灵任性的资本。
对付他这样的人,要么你死皮赖脸的追着抓着,要么就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情感。他与张海客的亲近,大概率是因为张海客这家伙相对其他张家人来说非常外放,而且不受他人影响,对小哥的存在有自己的判断。
而那个阶段的小孩除了和张海桐关系亲近一点,似乎也只有张海客走的近了。
张海桐望着小孩的脸,不知为何总觉得他年幼。明明年纪比海楼海侠还大,但对着那张脸,他总觉得小哥还是小孩。
张海桐帮小哥放下帘子,吹了几盏蜡烛,打算赶紧做完剩下的公务。然后在椅子上将就一晚。出门在外什么地方没睡过。尤其是树上,堪称小龙女睡麻绳。椅子相对来说还算舒服。
北部档案馆安排出去的人手不多,大多混迹在朝鲜、俄国边境,一部分则留在蒙古。
深入各国国境的更少,很少传回信息。一旦传信,只有三种可能。一是自己出事了,需要紧急传递信息,防止断联失去现有线索。二是紧急情况,事情太麻烦一个人无法解决,需要加派人手。三是例行报告,每年一次。
如果一个人超过两年没有音讯,北部档案馆会默认这个人死了。
这一点和南部档案馆相似。东部档案馆的和西部档案馆的运行机制完全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家留下来的人本来就少。张瑞山解决那群日本人的时候又折了十几个,更让老宅稀疏的人口雪上加霜。这个行为虽然过于直接,但如果不先出手,等那些人深入,损失只会更多。
先下手为强很符合张瑞山的性格。张海桐认为如果是自己,肯定也这么干。
人少了,其实事也就少了。大宅里的东西也几乎搬空,北部档案馆卷阀里只最近几年北方各地收集回来的信息、陈年卷宗和地底最下面一层的老棺材。
在小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