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想对上的因果,圣明错了人(2 / 4)
衡再三之后,还真就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种挡不住未来的无力之感,瞬间就再次涌上心头。
也就在朱元璋为此苦恼之时,黄子澄和李景隆就站起了身来。
与此同时,黄子澄也再次向躲在朱元璋的余威之后的大僧,发起了‘攻击’!
“这位高僧,我们已经当着这么多百姓和军士的面,向太祖高皇帝的题字,行了跪拜大礼。”
“现在,你也该向当朝陛下的圣旨,行跪拜大礼了吧!”
“你总不能仗着太祖高皇帝的恩赏,就不敬当朝陛下吧!”
“如果你不行礼,不就是告诉天下人,你们佛门子弟,仗着太祖高皇帝的余威,不敬当朝陛下?”
“如果是这样的话,本钦差一样可以治你们大不敬之罪!”
黄子澄的声音很大。
他不仅是三大辅臣之中,个头最大的人,还是三大辅臣之中,嗓门最大的人。
他这话一出,无异于直接把这名皇家寺院的大僧,甚至是天下僧众,全都架了起来。
“这......”
“出家人不落凡尘,所以就不跪了吧!”
这名大僧话音一落,仅是双手合十,就直接拉倒。
黄子澄也强行要他下跪,他只是转而看向围观的那么多老百姓道:“大家伙儿都看见了啊!”
“他搬出太祖高皇帝,本官和曹国公当即下拜。”
“可是本官手拿当朝皇帝的圣旨,他却只是一句阿弥陀佛就拉倒。”
“我皇仁善,不予追究!”
“可如果接下来的圣旨,他们胆敢不接的话,那可就罪犯欺君了!”
话音一落,黄子澄就当着所有人的面,拆开黄布包袱。
紧接着,他又暂时皮筒蜡封,以证明他没有半路偷看,甚至修改。
说白了,就是证明圣旨的真实性!
其实,就算是黄子澄不来宣旨,这所谓的皇家寺院,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毕竟他们能在短短的十来年时间里,从拥有五百亩赏赐土地的富寺,发展为拥有万亩田塘的大地主,也不是靠他们自己就可以的。
说句他们可以快速获得朝堂消息,也绝不为过。
甚至,他们连麻烦上门的时间都知道。
如若不然,也不会话事大僧出现之前,先出来上百武僧了。
正坐于马车顶上的朱元璋,以居高临下之姿,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当即就明白了这些道道。
他的眼里,这名话事大僧看着正在逐渐拉开的圣旨,还在挑眉的同时,转动眼珠子。
很显然,他现在正在思考接下来的对策。
也就在朱元璋有此分析之时,黄子澄就开始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太祖高皇帝受恩于寺院,为报其恩,赏赐原‘黄觉寺’免税田土五百亩,赏赐大明境内寺院,免税田土一百亩,并免天下僧众徭役。”
“此赏赐,与洪武并存!”
不等黄子澄把圣旨宣读完,这名话事大僧,就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等等,且慢。”
“什么叫‘此赏赐,与洪武并存’?”
“太祖高皇帝的赏赐,不是永久的吗?”
这名话事大僧话音一落,黄子澄就一脸不耐烦的说道:“什么叫做永久啊?”
“太祖赏赐的免死铁券,还今天赏赐,明天就收回呢!”
“再者说了,他什么时候说过‘永久赏赐’四个字?”
“你们有证据吗?”
说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