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刷新纪录(1 / 4)

加入书签

    海外票房是达到预期了的,毕竟这是一部全华人面孔电影,两个好莱坞演员也只是相当于客串,并没有多少戏份。

    国际首周将近破亿美刀,是有机会达到五亿美刀票房的,可以说是刘天仙、刘天王、赵小刀他们在海外最好的成绩的。

    而国内就算档期不好,但也没什么竞争者,首日便以2.1亿的成绩登顶。

    随后两天也是周末,分别以3.1亿;和3.6亿的成绩刷新了票房记录,三天总票房8.8亿。

    单一市场比别的国家总票房加起来还多,且总票房是超了2亿美刀的,也就三天时间,《火星救援》全球就过了14亿。

    而这电影国内版本和国际版本不一样,国际版本体现的国际精神,国内版本是加了主旋律元素的。

    主要是上面就把这电影定位了主旋律,把刘天仙也定位了主旋律,不看就是不爱国。

    人报还连发7篇评论定性,分别是:“重工业电影,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中国需要文化自信!”

    “从火星救援到:国家叙事的话语创新!”

    “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名片!”

    “.”

    这七篇评论彻底点燃了人们的爱国热情,纷纷上电影院二刷三刷。

    且还获得航天局的支持,发言人表示:“《火星救援》反映了中国航天事业英勇无畏的乐观精神,值得尊重!”

    就在这样一股氛围下,三天过后,也就是第二周这电影票房并没有下跌多少,每天的票房都在2亿多,周末的时候突破到4亿和4.2亿。

    比第一周上映初期还要猛,第二周爆发出了22亿票房,加之前的8.8亿,仅仅两周就超了30亿。

    这部电影热度可谓汹涌至极,同时也让很多的人侧目,按这个趋势下去国内50亿票房都有可能。

    加国际上的票房,全球有可能突破百亿,这就让很多人兴奋。

    当然也引起了很多质疑之声,贾樟柯在电影节上访谈:“需要警惕民族主义情绪被资本利用为票房密码。”

    包括陈达人也这么表示:“电影需要更多元的表达。”

    包括一些影评人和学者也在说这电影煽动了民族主义,需要警惕。

    有反对也有新生代力挺,郭帆发文:“《火星救援》给所有电影人打了强心针,中国人也能做好科幻电影!”

    随后饺子也发文表示:“他们证明了中国观众会为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