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两千四百六十章 所求不得(2 / 3)

加入书签

nbsp;   知府常旭见孔胤敬心有所思,便道:“我这也是刚来滋阳上任,事情比较多,孔先生要是没有其他事情,是不是先回去?”

    话语十分客气。

    而且他也没有骗孔胤敬,军中的事情他确实无法插手,何况是与孔氏有关的事情,躲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往上凑。

    “那就不打搅府台了。”孔胤敬从座位上站起身。

    没有从眼前这位常府台这里得到想要的结果,继续留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不如去卫指挥使衙门探一下情况。

    从后衙出来,叫武六的衙役等候在外面,并亲自把孔胤敬送了出去。

    而武六的这番行为,自然有人汇报给了知府常旭。

    对此,知府常旭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以孔氏在山东的地位,有些人心向孔氏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孔氏屹立多朝不倒,有衙役想要找孔氏做靠山并不稀奇。

    不过,这样的人在常旭的心里,成为不可重用之人,甚至将来有一天补齐了人员后,对这样的人有可能直接剔除出公差队伍。

    虎字旗治下的公差并非一辈子都会是一个公差,只要努力做事,是有可能受到提拔的,甚至做官都有可能。

    山西和陕西等最先被虎字旗控制的地界,出现了不少衙役因为用心当差,最后成为下面的镇长,甚至还有一个成为了县丞。

    在大明,小吏一辈子都是小吏,而且祖祖辈辈都是小吏,军户,匠户,都是一样,而虎字旗打破了这种阶层固化。

    只要是支持虎字旗的人,都可以通过考核成为虎字旗的官员,而衙门中的捕快衙役是最容易出官员的地方。

    因为这些人本身就经常接触政务,甚至一些人处理政务的能力比大明任命的部分县令都强,所以只要用心办事,在虎字旗这里自然少不了被提拔的机会。

    除了少数脑回路特别的衙役,基本上只要在虎字旗治下的衙门里呆上一段时间,立刻变成了一心为民的好差人。

    这些差人以前在大明治下没有机会,所以只能做一辈子的小吏,然后子子孙孙这么传下来,如今有了做官的机会,自然人人争抢。

    能做官没有人愿意一辈子做小吏。

    从府衙走出来的孔胤敬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衙门,转而对等候在衙门外的自家小厮说道:“走,再去趟卫指挥使衙门。”

    曲阜外的那支骑兵没有解决,他只能再去找陈寻平。

    “老爷,卫指挥使门口的守卫不是说人不在吗?咱们就这么过去,要是人还不在,咱们不是又扑空了吗?”小厮在一旁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