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悖论之笼与苏醒的阴影(1 / 4)
“秩序之源”
传来的信息流浩瀚如星海,冰冷而严谨,不容任何情感或模糊地带的存在。
它直接烙印在星语的意识中,详细阐述了“悖论囚牢”
的构建原理、所需规则架构、能量引导路径以及最终的稳定性判定标准。
其核心理念与凯尔所述一致:利用l-印记自身“逻辑湮灭”
的特性,为其量身打造一个内部逻辑自相矛盾、无法自洽的规则结构。
这个结构需要同时满足几个近乎不可能的条件:
第一,囚笼的内核必须是一个微型的、高度稳定的“混沌奇点”
,用以模拟并吸引印记的湮灭特性,使其将攻击目标锁定在囚笼内部,而非外部现实。
第二,包裹混沌奇点的,必须是一层极度有序、坚不可摧的“秩序晶壁”
,这层晶壁需要完美隔绝内外能量与信息交换,防止印记气息外泄或被外界探测,同时也要能承受住内部混沌与湮灭的持续冲击。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混沌奇点与秩序晶壁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动态的、自我维持的“悖论链接”
。
这种链接需要确保,秩序晶壁的稳定性依赖于内部混沌奇点的持续存在与扰动,而混沌奇点的存在边界又被秩序晶壁所定义和限制。
两者形成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式的逻辑闭环,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个结构的崩溃,从而将内部的印记一同拖入逻辑悖论的深渊,实现永久性的“静滞”
。
理论清晰,但实现难度如同要求一个人同时向前又向后行走。
这需要对混沌和秩序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则力量,都有着极致入微的理解和精妙绝伦的操控力。
“秩序之源”
开放了部分底层规则架构库,并提供了一道稳定而精纯的秩序能量流,作为构建“秩序晶壁”
的“原材料”
和“粘合剂”
。
但关于“混沌奇点”
的构建,它并未提供直接帮助——这需要星语依靠自身的星锚核心来完成。
时间,只有三十个秩序时程。
在这片回廊中,时间的流逝似乎与外界不同,更加“均匀”
和“不可逆”
,每一分每一秒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
星语没有浪费任何时间。
她立刻将意识沉入那庞大的规则架构库中,如同最饥渴的海绵,疯狂吸收着关于秩序结构稳定、能量回路编织、规则定义与锁定的知识。
这些知识与星灵文明和瑞多兰的体系都不同,更加底层,更加偏向于“世界构建”
的基石。
同时,她分出一部分心神,引导着“秩序之源”
提供的能量流,开始尝试构筑“秩序晶壁”
最基础的能量框架。
这个过程如同用光在编织一件看不见的、却需要承受星辰撞击的铠甲,每一丝能量的注入,每一条规则纹路的刻画,都需要绝对的精准和稳定。
稍有偏差,整个框架就可能崩溃,浪费宝贵的能量和时间。
她的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度消耗着。
额头“守望者头冠”
的主晶体微微烫,辅助她处理着海量的数据运算和能量微操。
身下的暗色岩石仿佛也成为了一个临时的能量节点,帮助她稳定着自身与外界能量流的连接。
第一个时程在高度专注中过去,她勉强完成了秩序晶壁基础框架的百分之一。
进度缓慢得令人焦虑。
她不敢停歇,继续投入第二个时程。
意识在复杂的规则迷宫中穿梭,双手(意识模拟)在虚空中不断勾勒、调整,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