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7、四家瓜分河湟谷地的野心(2 / 3)
和藏巴汗也在攻城,但远没有今日激烈。
王浩没想到的是,固始汗居然和反黄教联盟和解了。
他们打了一年多,没分出胜负。双方都死了不少人。
漠西蒙古的百年盟主和硕特人不是盖的。察哈尔人也不是对手。要是林丹汗时代也许能碰一碰。可是,现在他们是被皇太极打跑的败军之将。连林丹汗都病死了。
他们来到青海大草滩草原后,损失极大,士气也低落。
另外两伙都是臧人。他们的战斗力也不是瓦剌人对手。
这一年多打的昏天黑地,但是谁也没奈何得了谁。
固始汗能打,另外三方人多。
最后,四方实在是打不动了。他们都很困难。物资消耗太大。尤其是和硕特人,全靠吞并的海西蒙古诸部物资顶着。实在是有些打不下去了。
既然吃不掉对方,那就只能合谈了。
他们打算瓜分青海。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以西的地区,也就是海西草原归和硕特人。昆仑山以南的可可西里草原归藏巴汗。藏巴汗以昆仑山和他们分界。
康区的白利土司,打算把领地像北方扩展,他要青海的东南部归他。
而最后来的察哈尔人实力比他们都强,他们要整个祁连山区和青海东北部的大草滩草原(今日金银滩草原地区。)
广义祁连山很大,这里当年对匈奴重要,就是因为这里自然情况非常好,能养活很多的人口。
第一师水源供给。祁连山冰川融水形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滋养河西走廊绿洲,支撑匈奴畜牧业发展,匈奴民谚“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即源于此。
其二是牧场众多,祁连山脉绵延800公里,宽度达200至400公里,内部遍布小块牧场。尤其是焉支山,在不同文献中也被称为胭脂山、燕支山或大黄山。物产富饶。
祁连山支脉焉支山凭借其优越的水源涵养功能,为山丹军马场延续千年的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这座历史悠久的山脉通过调节区域水文循环,使得山丹军马场得以在干旱的西北地区维持稳定的牧草生长环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系统功能,确保了这片亚洲最大军马基地历经多个朝代而不衰。
大草滩就是今日的金银滩草原。这里牧草肥美、牛羊肥壮,人们以金银遍地来形容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故得名“金银滩”。
察哈尔人自然要割走最好的草场。
既然,他们不打了,那青海地区就剩下了大明的势力夹在中间了。看着特别的碍眼。河湟谷地这块只占青海面积三十分之一的小地块,现在成了飞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