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传国玉玺三(2 / 3)

加入书签

bsp;  玉玺由此失落。这是第一次玉玺丢失。后来,玉玺多次丢失。但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此传国玺奉上。

    传国玉玺复归秦。林月如认为这事有些离奇,扔到八百里洞庭,还能再被打渔的渔网捞出来,这也太凑巧了吧。

    会不会是秦始皇又刻了一个,编个故事。小娘皮插话道:“老爷,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这东西可不好伪造。当时大量公文上都有印鉴存留。丢失的时间短,见过的人非常多。”小娘皮的话有道理,并不能说明献上的玉玺是假的。

    因为当时的人都熟悉玉玺,假的真不了。今天公司公章也不好伪造,更不用说两千多年前了。

    找回来肯定是要继续用的,如果印章不一样。那下面的人不敢奉诏,就麻烦大了。

    邬先生也点头,认同小娘皮的看法。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刘邦攻入咸阳。

    秦子婴元年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

    刘邦得了传国玉玺,更加相信自己就是天选之人。刘邦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即天子位。

    决定就用秦朝的玉玺,表示他是上天安排的秦朝的继承人。他下令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杨凡一边听,一般用平板搜相关的资料。

    “但是《应氏汉官》《皇甫世纪》记载

    “汉传国玉玺”字迹为

    “受命于天,既寿且康”。”杨凡说道:“有没有可能当时玉玺真丢了。后来献上的是重新刻印的,字迹改了。”邬先生说道:“有这种说法,但是,这两本书历来有争议。”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

    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众人纷纷点头,这个故事非常精彩。这就是所谓

    “金镶玉”的由来了。玉器破了可以用金子补。太后是王莽的小姑姑,看到自己的侄子来谋夺她夫家的江山,气的破口大骂自己哥哥和侄子都是混蛋。

    还把玉玺砸在地上。小娘皮和林月如她们摸撒着金子镶嵌的边角,兴奋的叽叽喳喳的讨论王莽家的八卦。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后刘盆子兵败宜阳,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然后,这个国玺就成了东汉的传国玺了。因为刘秀虽然是宗室,但是和皇室比较远,他迫切的需要传国玺来证明他继承刘家天下的正当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