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变法(上)(2 / 3)

加入书签

,如何能不惊得如同天崩一般呢?

    为人颇为保守古板的司马光立刻反对着说:“皇上三思啊,须知圣人有云,祖宗之法不可废。”就连章悼都反对着说:“皇上切莫如此为之啊,王丞相。”一时间整个大殿就被这几人搅得如同闹市一样嘈杂不堪。

    “够了!”赵煦气得又想再拍扶手,却发现扶手早已经被自己拍断,看了看左边那个,算了,还是不拍了,再拍连左手也没得扶了,当下狠狠的打断了那些大臣们的话:“你看你们都成什么样子了!还有点大臣的样子吗?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众大臣缩着脖子再次变成了鸵鸟,不敢再多生事端。

    “司马光,你是旧党的吧?还有你,章悼,你是新党的吧?你、你、你,你们都是。”赵煦随手指着那些大臣,一一点出他们的党派,这些事情平时早有细作给他汇报,只是那时他不善朝政,不想多作干涉,所以没说出来,现如今自己已经下决心重振汉人声威,自然也就毫不留情的点了出来。

    赵煦这一席充满杀机的话听得众大臣几乎把整个身子都贴在了地上,不停的哆嗦,脸上背脊之声,更是狂冒冷汗,心里更吃惊的要命,皇帝如何得知这些事的?

    “你们身为朕的股肱大臣,理当辅佐朕成就大业,光复我大汉子民的声威,而你们是怎么做的,一个个营私结党的,今时一个新党,明时一个旧党,再往后,蜀党、洛党、朔党的都来了,你们有党,那叫朕与谁一党!君子不党,想必诸位熟读圣言书,应该能明白!知道大唐为何只盛世了十多载便已覆灭的吗?这其中最大的原由之一就有这朋党相争在其中!朕今日叫诸位爱卿前来,不是追究你们的,而是为了变法!圣人所说祖宗之法不可改,朕不敢苟同,须知今时不同往日,先祖立法之时,乃是四夷臣服,天下太平,百废待兴之时,而现今,我大宋周边番邦俱已不再畏惧我大宋之威,天下亦是不再太平,祖宗之法自然须变更,如何算是大逆不道!”说了那么多,嘴巴都有点干了,赵煦缓了口气,喝了口身边太监及时送过来的参茶,向童贯挥了挥手,继续说:“尔等也是心系国脉才作出如此欺君之事,朕也不想再作追究,但假如还有人不知好歹,朕绝对诛他九族!童贯,把写着变法的折子给每位大人发一个。”童贯闻言,才知道昨晚皇帝连夜叫来的那些识得文字的太监帮写的是什么,感情就是登着变法的折子啊,立时招来旁边那太监端着那些录写着变法内容的折子给每个大臣都发了一份,殿上的高太后也要了一份来看。

    众大臣本来听到赵煦说要诛人九罪都把心吊了起来,待再听到要发变法的折子,才缓过气了,屏声闭气的细细看起折子来,想要挑些问题来打消皇帝变法的决心。可等这些人真正看清楚折子上的内容,都是神色凝重起来,时喜时悲,时作赞同颌首状,时作摇头状,几乎过来半柱香的时间,众大臣才渐渐的回过神了,眼睛了已经没有没反对的神色,相反都出现了跃跃欲试的神色,就连一向古板保守的司马光,都高兴的激动颌首不已。

    赵煦看到众大臣俱已看完折子,缓缓的说:“诸位爱卿还有何意见否?”

    苏轼恭敬的朝赵煦行了个大礼,不卑不亢的垂手说:“皇上英明,此等变法虽然有些瑕疵,且不太遵循孔孟之道,但是,饶是如此仍然远胜于当年王丞相的变法,倘若施行此等变法,我大宋兴盛将指日可待,臣等自当没有任何意见,敢请皇上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