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案发现场(2 / 3)

加入书签

bsp;  要不然自己就算是世宗帝的亲信,这老头也能告自己一个羞辱皇族的大罪。

    现在这老家伙明显是故意刁难,看来是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自己还不能不回话,但怎么回话?

    本来就是随口拍个马屁,你怎么还认真起来了,这真是他娘的蛋痛。

    “杨百户?杨百户?你在想什么?”夏老头一脸欠揍的模样问道。

    杨小龙回过神道:“夏大人,下官认为您老请刑部英丰前来,应该是考虑到他的姓氏是英姓。”

    “哦?杨百户何出此言呢?”夏大人还是一副欠抽的模样道。

    杨小龙被迫营业,只能毕恭毕敬的胡诌八扯道:“英姓是一个为数不多的小姓,但英姓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尧舜禹时期。”

    “英姓祖先是跟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的皋陶,皋陶是大禹朝廷里的大法官,因执法公正,他被分封到了英国。”

    “英国所在的位置恰好在湖北境内,这片地区《山海经》记载叫做英山,这就是英姓得名的源头。”

    “所以下官认为,宗人府可能是考虑到他祖上是秉公执法皋陶,按照自古以来选官要家世清白的规矩,他也会继承祖上的传统。”

    “还有就是根据英姓的出处,他极有可能是湖北本地人,甚至可能就是武昌府人士,他来此办案可以说要比咱们这些外乡人更加如鱼得水。”

    一番东拉西扯,胡乱拼凑的解说后,夏大人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你说的这些理由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但是有一点让你蒙着了。”

    “英丰确实就是武昌府本地人,说的再确切一些,他家就在武昌城外,还是当地的有名士绅。”

    “所以这次来武昌办案前,老夫察看刑部各级官员的履历,还有在平日里在刑部的表现,才会向宗人府大宗正提议选他前来处理这桩大案。”

    杨小龙歪打正着,侥幸言中,赶紧恭维夏大人道:

    “您老慧眼识金,对刑部衙门官员更是明察秋毫,才能从刑部众多官员中选出英丰这等人才,您老不愧为当今的伯乐啊!”

    夏大人抚摸胡须道:“行了!行了!你小子就不要拍老夫马屁了啦!咱们上楼去看看案发现场吧。”

    两人来到楼上一间女子闺房中,映雪见到杨小龙,上前行礼,用官职称呼道:

    “百户大人,属下与刑部英大人已经探初步查完案发现场了。您去追的那两名…”

    杨小龙怕映雪将自己追那两名女子的事说出来,立马打断训斥道:“如此没有规矩,咱们是奉圣命前来监察案件。”

    “案件破获应有刑部英大人负责,再由宗人府夏大人负责审判皇家案件。”

    “咱们的职责是如实向圣上汇报所见所听所闻,保证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