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设计惩治(2 / 3)

加入书签

准备反回浙江杭州。

    银少卿在城外半道拦住杨小龙,名曰送行道:“杨贤侄,老夫在此小亭中静候你多时了。”

    杨小龙下车行晚辈礼道:“银伯父,刚才在城门处各衙门官员送行,晚辈未见到您心中还有些奇怪。”

    “原来您在此地等候,您一定有什么话想跟晚辈交代吧。”

    银少卿呵呵笑道:“看来我那亲家平时没少对你栽培,那老夫就不卖关子说废话了。”

    说完对不远处一辆马车轻轻挥手。

    杨小龙望着驶来的马车道:“银伯父,您可能有所不知,侄儿对钱财从不感兴趣,所以您的好意侄儿心领了。”

    “哈哈!”银少卿扭回头道:“老夫当然知道你对钱财不感兴趣,所以这马车上装的是活物,你一会自己去看看。”

    “好了,千里送行终有一别,老夫就不耽误你启程上路了。”银少卿点到为止,说完转身登车离开。

    杨小龙走向马车,撩起车帘向内望去,原来车中坐着位姑娘,正是户部侍郎的四女儿玉娇…

    咂咂嘴的杨小龙嘴里嘟囔道:“妈蛋,这群狗官,送礼都送的让人难以拒绝!”

    启程第二日,一匹快马送来江浙总督朱国治信件,让杨小龙尽快赶往苏州,秘密进城探听城中一切消息。

    杨小龙猜想一定是苏州出了大事,要不然自己刚卸任,岳父就掐着时间派人来。

    可苏州有金时舟坐镇能出什么事,至于让自己跟间谍一样潜回苏州城?

    另一面,朱国治五日前收到圣旨,让自己与京师派来的督察院左都御史张璁,同查苏州巡抚金时舟贪腐案。

    如果单看圣旨内容毫无问题,但学问就在于朝廷流程是张璁带着圣旨前来宣旨。

    自己作为江浙总督遵旨协调办案,根本就无需另传旨意。

    这说明……圣上是想保金时舟。

    总督府内,出发前一天夜里,朱国治辗转难眠,思来想去自己与金时舟曾经称兄道弟,不容不救。

    还是连夜给金时舟写了一封信,嘱咐金时舟赶紧想办法摆平此事,万一让张璁查到证据,后果不堪设想。

    张璁为官清廉自守,勇于革新。执政各部期间,坚决清理庄田,相对缓和了社会矛盾。

    还采用低调与循序渐进的方式,罢撤镇守太监,削弱宦官势力,有效地抑制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改革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用人上推行科举、举人、岁贡三途并进法。

    掌管都察院期间更是严肃风纪,整顿官员作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世人均称张璁功业居嘉靖朝之首,奉其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