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扁担宽,板凳长;绕口令平仄发音,老祖宗的智慧!(7 / 8)

加入书签

…”

    “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

    ……

    大段大段快速的类说唱方式的演唱,结合密集的鼓点,像是狂风骤雨一般的往观众们的脑海里倾斜,一时间好多观众听得感觉格外清新,好多人都是眼前一亮!

    “喔!!!”

    现场,逐渐被一连串的呼声给包裹!

    隔壁线上直播间里泼天弹幕也开始狂飙起来:

    【喔!这有点东西啊!】

    【说唱是吗?哈基恩你这家伙哈哈哈……】

    【你别说,听着感觉很轻松很愉快又很自豪,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不比之前的《生僻字》差多少了好吗!】

    【哈哈哈……不愧是你啊铭恩大帝!】

    那句【铭恩大帝独断万古!】再次在整个直播间里疯狂蔓延起来!

    而沈铭恩这一打,这一唱,那些原本兴高采烈等着看他笑话的人,可是无论如何,都再也笑不出来了啊!

    马玲:“???”

    岳霍川:“???”

    他们想过沈铭恩本期有可能会采用一个幽默、诙谐的流行风格,但唯独没想过沈铭恩竟然又在“华语”这个命题上,另辟蹊径了起来!

    绕口令你特么是认真的吗?!

    “平平仄仄平平仄”是什么鬼啊喂!

    平仄发音,我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规则。

    在古汉语中,字分平、上、去、入四声,平声包括阴平、阳平,发音较为平稳悠长;上声、去声、入声统称为仄音,发音有升降变化或短促有力……

    在诗词创作中,通过合理安排平平仄仄的声调组合,能够形成节奏鲜明、和谐优美的韵律,比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词,“两个”是仄仄,“黄鹂”是平平,“鸣翠柳”是平仄仄,“一行”是仄平,“白鹭”是仄仄,“上青天”是“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感。

    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底蕴,都是来自于老祖宗们的优雅、智慧,也是独属于我们民族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