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特定时代的致敬:别让她被二次遗忘(3 / 4)
/p>
当爱国版通过“符号替换”将苦难转化为集体荣耀时,原版却固执地凝视着深山里那个“在门口眺望远方”的佝偻身影。
这种“凝视”不仅是对特定时代女性命运的致敬,更是对所有被宏大叙事吞噬的个体生命的招魂!
在这个意义上,原版的《阿嬷》简直像是完成了一场静默的“文化革命”!
而只是这些!
也足以证明这首作品的价值了。
一首好歌,观众们是不介意再听第二遍的,当他们真正“沉浸式”的聆听进去这首歌的故事之后,很多人都有种“心酸”、“共情”的感觉。
那会儿,弹幕都在刷:
【听哭了……】
【那个时代的女性真是不容易啊。】
【旧时代真的是对女性压迫太过粪了……】
【都他妈是清朝那些傻比的锅,裹脚这事儿本身就是明清以降汉族社会特有的性别控制手段,不仅造成足部顾哥畸形,更通过行动受限实现对女性活动空间的禁锢!】
【感觉这歌曲里还有一些个精神上的pua,比如说那个“跨不过那条河”,就好像是将生理残疾转化为了精神桎梏的一种隐喻……】
【娘家村落近在咫尺却无法跨越,暗喻父权制度下女性身份的彻底割裂!】
【真没想到沈铭恩竟然还能写出这种歌曲……】
【这一版的意义,某种程度上真的是不亚于第一版的爱国版。】
【唉,忽然就懂了哈基恩这家伙为什么非要再唱一遍这一版……】
【这一版听他所说应该是原版,如果是爱国版是改编而来的,只听爱国版,原版里那位阿嬷,可真就被人“二次遗忘”了啊……】
【他可能就是不想让大家再次遗忘掉这位阿嬷。】
……
很多东西,只要是用心了,观众们都是能够听得到、感受得到的……
沈铭恩这个人一直都是很诚实的,他演唱之前就说过,刚刚演唱的那一版“爱国版”是改编来的,现在演唱的这一版才是“原版”。
基于此,“逆推”一下的话,他的“用意”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无非,就是不想让那一位饱经苦难,被儿女遗弃在深山里的“阿嬷”,再一次被抛弃,被遗忘。
而这些个“用意”,观众们在这一刻都get到了……
就算是没有get到的,看到直播间弹幕的“解析”,也都明白了。
事实证明沈铭恩的“用意”不会白费,他主动传达这样的理念了,观众们绝对会对这位身世凄苦的“阿嬷”印象深刻,永不遗忘!
“……”
第二遍演唱b段《阿嬷》的时候,直到沈铭恩演唱结束的最后那一刻,现场的很多观众都只是安静的聆听着。
直到沈铭恩演唱结束……
“啪啪啪啪啪……”
“喔!!!”
各种各样的呼声、掌声,这才弥漫了整个演出现场。
今天天气还蛮冷的,夜晚零下的气温里,刺骨的冷风吹过来,每个人都有种“瑟瑟发抖”的感觉。
可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沈铭恩却带着所有人,为歌曲里的“阿嬷”,送去了温暖。
最后沈铭恩唱了一句很有意思的“阿嬷,我回来了”,一下就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
这也是现场的呼声如此剧烈的原因。
而随着沈铭恩第二遍原版的《阿嬷》的演唱结束……
《星火乐章》第二期的录制,也正式落下帷幕。
虽然说本期“亲人”这个命题沈铭恩只演唱了一首《阿嬷》,但却分了两个版本,“爱国版”的“英雄母亲”形象深入人心,原版饱受封建压迫的女性形象更是令人同情万分,发人深省。
两版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