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归去来兮(2 / 6)

加入书签

 “江先生,永远都别相信鬼子的话,亡国之鉴,切记,切记!”

    李在淳说得咬牙切齿,只有亲身经历过国破家亡,才能像他这般终生不忘。

    正说着,忽然就听房门传来动静。

    见是崔映贞带人回来了,大伙儿便连忙起身问候。

    新来的高丽棒子不认识江连横,但在奉天的时候,却都认得赵国砚。

    双方互相介绍,嘴里尽是千恩万谢,横竖都是那些车轱辘话,来来回回地说。

    江连横短时间也记不住这么多人名,推辞了几句,就说:“坐吧,兄弟刚过世,我就不喝酒了,你们随意。”

    众人互相看了看,恩公说不喝,那就都别喝了。

    于是,这顿送别晚宴,便吃得很快。

    眼看着快散场了,李在淳便撂下筷子,问:“江先生明天几点走?”

    “一早就走。”江连横说,“这次坐船回去,不坐火车了,心里头多少有点儿膈应。”

    几个高丽棒子问他,准备坐哪条船回去。赵国砚报了船号,不料竟恰好是崔映贞兄长来时的那条船。

    有人乘船来,有人乘船去,都是为了团聚。

    大家都说巧了,便又忽然感慨起来。

    江连横敲出一支烟,也说:“我还没坐过船呢,合计看看海,心里能敞亮敞亮,也挺好。”

    李在淳点点头说:“江先生现在也算是沪上闻人了,可惜咱几个不太方便露脸,明天没法亲自到场,今晚这顿饭,就算是给你们送行了,还请江先生多多包涵。”

    “什么闻人呐,别寒碜我了。沪上不缺新闻,我这一走,用不了多长时间,大伙儿就把这茬儿给忘了。”

    “我们不会忘,义烈团不会忘。”

    李在淳话音刚落,其他几个高丽棒子便立马附和起来。

    “对,我们义烈团,原本就是在白头山脚下成立的,虽然咱几个在沪上,但弟兄们更多都在东北山区,江先生以后要是有用得着的地方,你就尽管开口,弟兄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困顿时,就该有些豪迈气。

    “那好,以后你们义烈团如果需要帮忙,也可以尽管来奉天找我。”说着,江连横提杯起身,“要分别了,有机会常来常往,别忘了交情,咱就以茶代酒,干了吧。”

    “干了!”

    众人仰头杯尽,各奔前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