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旌旗蔽日出雄关铁马冰河踏东瀛(1 / 2)
随着陈平川的三道圣旨和一道讨倭檄文传遍天下,整个大夏帝国,都以前所未有的度运转起来。
京城内外,一片繁忙肃杀的景象。
京畿大营的兵马,在车骑大将军石头的统领下,日夜不停地开拔。
一队长枪兵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汇成钢铁的洪流,向着东北方向滚滚而去。
紧随其后的,是炮兵部队。
两千名炮兵,小心翼翼地护送着三百门崭新的后膛火炮。
这些由全伯督造的战争利器,炮身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沉睡的巨兽,只待在战场上出震天的咆哮。
城内的武库,更是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
一箱箱的火药、铅弹、箭矢,还有那一千枚被严密包裹的震天雷,被源源不断地装上马车,运往前线。
与此同时,相赵康坐镇户部,亲自调度后勤。
“告诉江南的粮商!
五十万石粮食,一粒都不能少!
十日之内,必须在登州港装船!
船不够,就用银子去租!
租不到,就高价买!
再不行,就征用!”
“告诉沿途各州府!
大军过境,所有官员必须在岗!
粮草、饮水、马料,提前备好!
若有丝毫差池,延误了军机,不管他是谁,先斩后奏!”
赵康杀气腾腾。
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相大人,此刻也化身成了铁血判官。
他很清楚,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皇帝把这个天大的担子交给了他,他就算拼了老命,也得扛起来。
在朝廷强大的动员能力下,民间也被彻底点燃了。
张若素亲笔撰写的《讨倭檄文》,文采斐然,又通俗易懂,将倭寇的残暴行径和狼子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
“……岛夷狼心,窃我天朝之名,行禽兽之举!
陷我邻邦,屠我同文!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今我大夏皇帝,亲领天兵,致讨不臣!
凡我大夏子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扬我天威……”
檄文贴满了大夏的每一个州府城镇,说书人、戏班子,更是将檄文的内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故事和唱段,在街头巷尾传唱。
“听说了吗?东边的倭寇,又来作乱了!”
“哼!
不知死活的东西!
忘了当年在江徽府,被咱们陛下杀得屁滚尿流了?”
“这次陛下要把他们老窝都给端了!”
“好!
打!
狠狠地打!
我没钱,但我有的是力气!
前线要运粮,算我一个!”
“我家里还有几袋余粮,都捐了!
不能让咱们的子弟兵,饿着肚子打仗!”
“义仓捐粮”
的告示前,人山人海。
百姓们的热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国家大义,但他们朴素地认为,皇帝陛下要打的,一定是坏人。
而保护这个让他们能吃饱饭、有地种的好皇帝,是他们分内的事。
短短十日,不仅官方调拨的五十万石军粮悉数到位,民间自捐赠的粮食布匹,更是堆积如山。
整个大夏,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
山海关。
这座天下第一雄关,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军城。
城墙之上,旌旗招展,“夏”
字大旗和“秦”
字将旗,在猎猎的海风中飞扬。
关内关外,密密麻麻,全是望不到边的营帐。
三万火铳营的士兵,正在校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