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胜利?(3 / 4)

加入书签

的蛮力去冲破这些坚不可摧的防线,他们的行为显得如此鲁莽而愚钝。就连身经百战的普里姆斯,都不禁为野蛮人的这种近乎愚蠢的举动感到无比惊讶。不过,或许在他们那简单而直接的思维中,认定了阿哈德尼亚人的精神脆弱不堪,以为通过一波又一波士兵无畏的送死冲锋,就能如同洪水冲垮堤坝一般,迫使阿哈德尼亚人的防线溃败。

普里姆斯决然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他目光如炬,迅速而果断地下令中线撤退。这一决策瞬间在中路和侧翼阵型之间制造出了一个看似危险却暗藏玄机的空隙。仿佛他们已经将这个策略执行过千次万次一般,熟稔至极。那数量上占据压倒性优势的卡里多尼亚军队,在冲动与盲目之中,缓慢却又笃定地落入了阿哈德尼亚人设下的精妙陷阱。他们如同陷入了巨大的死亡深渊,四周皆是死亡的阴影,等待着被无情地屠杀。

就如同坎尼战役中的汉尼拔那般,普里姆斯熟练地运用了双重包围的战术,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智慧。而卡里多尼亚的战士们,却愚蠢地不仅走进了这个精心布置的包围圈,还义无反顾地冲向死亡,仿佛那富足而美好的来世正在前方急切地等待着他们。然而,等到他们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已已经陷入了绝路,已经无路可逃时,一切都太迟了。

那些皮肤白皙,头发金黄的喀里多尼亚人,一个接一个地在绝望中见到了他们的造物主,直至最后,他们整支军队如同消散的云烟,化为乌有。整个战场仿佛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死亡之海,鲜血四溢,染红了大地。倾盆而下的大雨汹涌而来,试图冲刷掉那满地的鲜血,却也只是徒劳。阿哈德尼亚人最终取得了这场艰难的胜利,终于重新征服了那座象征着荣耀与尊严的安东尼城墙。现在剩下的使命,便是重建它,要让它比以往更加坚固,更加雄伟。

随着一声充满原始力量与激情的呐喊,普里姆斯昂首挺胸,声如洪钟,宣告着阿哈德尼亚的伟大胜利,并成功夺回了这座古老而庄严的防御工事。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安东尼城墙再次进入了阿哈德尼亚的边界!荣耀属于皇帝,荣耀属于帝国!”

经历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残酷战争的阿哈德尼亚士兵们,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战争的尾声。他们兴奋地振臂高呼,那激昂的声音响彻云霄。他们怀着坚定的决心,打算牢牢守住安东尼城墙的边界,开始重建的伟大工程,期望能使之与南方的长城相媲美,甚至超越。

因此,当亚历山大和克里斯全神贯注地应对来自东方的威胁之时,普里穆斯在阿哈德尼亚帝国西部最北边疆赢得了一场光辉灿烂,令人瞩目的伟大胜利。

阿拉里克疲惫地背靠城垛,缓缓坐在堡垒的城墙后面。一支锋利的箭深深地扎在他的肩膀上,他的脸上有一道巨大而狰狞的伤口,鲜血如注,不停地流淌下来,将他那浓密的胡子染成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红色。他的士兵们正在与东阿哈德尼亚的入侵者进行着激烈而残酷的搏斗,而那些入侵者正使出浑身解数,竭尽全力地想要闯入堡垒。阿拉里克此时咳嗽得极为厉害,仿佛心肺都要被咳出。

当克里斯率军向东进军伊利里库姆时,这场残酷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将近两个月的漫长时光。每一天,阿拉里克都会坚定不移地站在城墙上,用自已的身躯保卫着身后的堡垒。这是为何?只因为倘若教区向东沦陷,他的人民,也就是东福雷斯特人,将会遭受难以想象的巨大苦难。唯一能够阻挡他们与愤怒的阿哈德尼亚人之间冲突的,便是他自已,以及他身边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他们为了人民的生存,不惜战斗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位蛮族国王眼睁睁地看到又有一名士兵倒在路边,阿蒙赫拉夫特战士趁机抓住时机,敏捷地爬上梯子,成功地进入了城墙。尽管阿拉里克刚刚遭受了严重的砍伤,视力也因此变得模糊不清,但他依然顽强地从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