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头颅(1 / 4)

加入书签

伊兹德格德与格皮德人的战斗刚刚奏响序曲,他却犹如丧家之犬般狼狈逃窜。那仓惶逃离的身影,仿佛是被恐惧彻底吞噬,毫无一丝战士应有的英勇与坚毅。

而另一边,亚历山大则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对那如汹涌潮水般迅速逼近的草原蛮族大军嗤之以鼻。他犹如一尊威严的战神,带领着一千名最为精锐的骑兵,奔赴这生死未卜的战场。这些士兵,皆是英勇无畏的勇士,他们手中紧握着锋利的长矛,背上背着精准的弓箭。他们不仅拥有过人的勇气,更经过了严格且全面的训练,熟练掌握着长矛与弓箭这两种武器的运用技巧。

倘若草原蛮族人妄图与他在这沙场之上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捉迷藏游戏,他倒是怀着满腔的豪情,乐意去满足他们那幼稚的想法。然而,在他那深邃如海的内心深处,却还潜藏着一个更为宏大、更为精妙的战略构想。很快,他便犹如雷霆乍响般,向着自已的军队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

“冲锋!”

这声怒吼,仿佛是来自远古的战歌,激荡着每一个战士的心灵。西阿哈德尼亚皇帝麾下的士兵们,听闻这一充满力量的指令,毫不犹豫地立即执行。尽管这看似是一道近乎飞蛾扑火般的自杀式命令。毕竟,那汹涌而来的草原蛮族人,数量犹如繁星点点,多达数千之众,而他们不过是这浩荡大军中的一小撮力量。

尽管存在着这些令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的顾虑,但是这一千名枪骑兵所蕴含的力量与勇气,犹如燃烧的烈火,足以对敌军造成沉重且致命的打击。他们的信念如钢铁般坚定,他们的决心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草原蛮族人的军队构成,犹如一盘散沙,极度缺乏重装骑兵这一坚实的支柱。他们的士兵大多是零散的轻装之兵,如同风中飘絮,缺乏稳定的核心与强大的冲击力。而且他们还缺失了一项足以彻底扭转这场战斗结局的关键技术。没错,那便是马镫。

正是这项关键技术,使得西阿哈德尼亚的重装骑兵在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占据了显著的优势。他们的战马配备了精良的马镫,骑兵们能够更加稳定地驾驭战马,发挥出更强大的战斗力。而西阿哈德尼亚的战士们也充分且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其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势。

于是,一千名骑兵怀着视死如归的决心,毅然决然地放下手中那闪烁着寒芒的长矛,紧紧地夹在腋下,犹如一阵狂暴的飓风,向着那些骑着重装战马的草原蛮族人如闪电般猛冲过去。他们的呼喊声响彻云霄,他们的气势震撼天地。

草原蛮族人万万没有料到敌人竟敢如此勇猛地冲锋而上,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愕与恐慌。于是,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他们依旧继续前进,同时向着西方阿哈德尼亚骑兵射出如飞蝗般密集的箭矢。那一支支利箭,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道致命的弧线,带着死亡的呼啸,向着阿哈德尼亚骑兵扑去。

然而,阿哈德尼亚人和他们胯下的战马所配备的盔甲皆是多层防护的。那层层叠叠的盔甲,犹如坚固的堡垒,守护着战士们的生命。因此,这些飞射而来的弹丸武器所造成的伤害,远远没有达到草原蛮族人所期望的那般严重。

当他们察觉到自已射出的利箭根本无法突破西阿哈德尼亚骑兵那坚不可摧的层状盔甲时,草原蛮族人的心中顿时涌起了无边的恐惧与绝望。他们的脸色变得苍白如纸,眼神中充满了惊慌失措。

立即调动马匹,试图全线撤退。但亚历山大会如此轻易地让他们从自已的手掌心中逃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西阿哈德尼亚帝国早就准确地预测到了他的对手可能会采取这般类似的阴谋诡计,因而提前派出了伪装成普通野蛮战队的东福雷斯特同盟军作为强有力的增援部队。

当亚历山大与亚兹德格德进行那看似平和,实则暗藏玄机的谈判之时,萨鲁斯率领着军队稳稳地驻扎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