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5章(2 / 3)

加入书签

 笑容中有客气,有友善,当然也有虚伪。

    他早已习惯了这种微笑,每天不知要重复多少次。

    “高姑姑,你怎么到我这儿来了?”

    乌禹成跟清心打招呼,还算比较客气。

    至于他为什么叫她高姑姑,有必要解释一下。

    其实,完整的称呼应该是“高姑祖母”,乌禹成觉得拗口也嫌麻烦,就叫她高姑姑。

    高姑祖母,是对高祖父的姐妹的称呼。

    高祖父,也就是曾祖父的父亲。

    也就是说,清心是乌禹成曾祖父的姑姑,按照辈分,乌禹成应该叫她高姑祖母。

    算起来,他们之间隔着三代祖先,也就是乌禹成的父亲、爷爷、曾祖父。

    要不是因为清心修炼,乌禹成哪有机会见到她,恐怕见他曾祖父都很难。

    一般人,也就见过自己的爷爷,很少有见到曾祖父的。

    上几代人的平均寿命也就四五十岁,曾孙出生,曾祖父已经八九十岁了,大多已经不在人世。

    不像现在,四世同堂的还算比较多,有些人确实见过自己的曾祖父。

    乌禹成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在那个年代,不可能见过自己的曾祖父。

    至于高祖父,就更不可能了。

    说起清心和乌禹成的关系,还得从清朝末年说起。

    清心生于1870年,父亲在朝廷做官,属于大户人家。

    后来父亲得罪重臣被斩,家道中落,母亲郁郁寡欢离世,兄弟姐妹们死的死,逃的逃,只剩下乌禹成的高祖父乌清宏和清心兄妹两人。

    兄妹两个感情很好,勉强维系着破败的乌家。

    后来,迫于无奈,兄妹俩也不得不离开乌家,各奔前程。

    那时候,刚好有个女道士看上了清心,要收她为徒,带她上山修行。

    于是哥哥乌清宏浪迹天涯,妹妹清心上山修行,兄妹两个分道扬镳。

    那一年,清心十八岁,本名乌清丽,拜女道士为师之后,改道号清心,有清心寡欲之意。

    乌清宏离家之后,为了求生存,不得不跟一些土匪混在一起。

    后来在众匪徒中树立了威望,成了头目,成立了天竹帮。

    天竹帮的人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占据一方。

    但那时候的天竹帮跟现在的天竹帮截然不同。

    那时候的天竹帮行侠仗义,劫富济贫,从不干伤天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