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对半岛用兵的策略(1 / 4)
洪武十一年,春。
北平紫禁城,奉天殿。
大朝会的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龙椅之上,洪武皇帝朱元璋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
站在御阶下方的太子朱标,身着朝服,身姿挺拔。
虽然之前因过度操劳而病倒,但在太医的精心调理和一段时间的休养后,已然恢复。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司礼太监尖细的嗓音在宽阔的大殿中回荡。
朱标深吸一口气,稳步出班,手持玉笏,朗声道:“父皇,儿臣有本奏。”
“讲。”
“启禀父皇,去岁至今,经李祺、四弟与儿臣共同督查,新军整训、水师操演、粮草辎重筹措等一应事宜,已基本就绪。
水师新式战船堪用,将士操练精熟,尤以新成立的参谋部所研新战术,颇有成效。
陆路进军所需之粮草、军械,也已分批运抵辽东及各沿海要点仓库,足支大军半年之用。
儿臣奏请父皇圣裁,开春之后,对半岛用兵之国策,可否依计施行?”
朱标的话音清晰沉稳,瞬间点燃了朝堂的气氛。
百官之中,泛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许多武将的眼神立刻变得灼热起来。
朱元璋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目光转向武臣班列:“祺儿,标儿所言,可是实情?军备果真已齐备?”
李祺应声出列。
他拱手沉声道:“回陛下,太子殿下所言句句属实。
水陆两军,士气高昂,只待陛下一声令下。
粮草军械,臣亲自核查过数目,并派有专人看守,绝无疏漏。”
“好!”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但随即又问道:“虽万事俱备,然兵者,国之大事。
此番用兵,缘由为何?
需得让天下人知晓,我大明并非穷兵黩武之辈。”
朱标看向李祺,微微颔首。
李祺再次拱手:“陛下圣明。臣以为,出兵半岛,其缘由有三,并非仅为开疆拓土。”
“其一,靖海安民。
近年来,半岛李朝虽表面臣服,实则纵容甚至暗中支持境内海盗、倭寇,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