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蜀中迷雾(下)(1 / 3)
那书吏眼皮抬了抬,打量了一下朱标和常氏的穿着,
稍微坐正了些:“米价嘛,时有浮动,乃市场行为,官府也不便过多干预。
至于生意……呵呵,如今这行当,水可深着呢,没点门路,怕是连粮源都找不到哦。”
“哦?还请先生明示,需要何等门路?”
朱标顺势问道。
书吏却警惕起来,摆摆手:“这个嘛……就不便多说了。
总之,二位若是小本经营,还是做些别的买卖为好。”
朱标又旁敲侧击地问及水利工程之事,那书吏更是讳莫如深,
只说是官府大事,民间无需操心,言语间已有了送客之意。
朱标见状,知道问不出更多,便与常氏起身告辞。
走出府衙,常氏轻声道:“殿下,这书吏言语闪烁,似乎有所隐瞒。”
朱标面色平静,目光却微冷:“不是似乎,是定然。
他提到‘门路’时,眼神闪烁,提及水利,则避之不及。
这潼川府的问题,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午时将近,三路人马陆续回到客栈房间。
朱棣一进门就灌了一大杯水,咋咋呼呼地道:“大哥!这地方有问题!
米价死贵,老百姓都快买不起了!
还有个屁的王扒皮,他姐夫是个师爷不假,但我听那意思,他上头还有人!”
徐妙云补充道:“市面其他物资价格尚可,唯独米粮异常。百姓多有怨言,但敢怒不敢言。”
李祺将茶楼所闻详细说了一遍:“……士子们议论,疑有官商勾结囤积居奇,甚至可能涉及官仓。
另外,朝廷拨款重修的水利工程‘龙首渠’进展缓慢,款项不明,或许还有加征的企图。”
刘璟轻声道:“妾身听闻,蜀中近年并无大灾,漕运亦无特大梗阻,米价如此异常,确实不合常理。”
王敏小声说:“他们好像都很怕。”
朱标最后将自己与常氏,在府衙的遭遇说出:“……府衙书吏态度敷衍,言语推诿,提及关键处便讳莫如深。
看来,我们所遇所见,并非是个别的事情。”
朱棣猛地一拍桌子:“这还用说?肯定是那帮蛀虫搞的鬼!
贪了修渠的钱,还想加税!囤积粮食抬高市价!
↑返回顶部↑